“草根争鸣”论坛第65期研讨小结“如何将新兴体育运动项目引入中小学”
发布时间:2015-03-13   点击:   来源:   录入者:  

一、参与人数

本期研讨共有 12 个省市、自治区 152 人参与讨论,具体情况如下(排列不分前后)

 

省份

人数

参与人员

山东

57

曲正岩、罗兆杰(部落管理)、车明霞、王水涛、杨正伟(部落管理)、梁西军(部落管理)、李刚、邵杰、李宁宁、陈明海、张敬友(资深)、李鸿尧、王文洋(资深)、吕兵文(部落管理)、高红波、董富秋(资深)、贾磊、王瑞晓、于松峰(资深)、孙学义、娄建明、杨军超、曲斌、郑振超、杨清妍(部落管理)、于利涛、王慧燕(资深)、姜洪良、于霞、刘新军、戴丽丽、王安(部落管理)、刘翠荣、王永、于佳立、吕晓鹏、宋波、丛焕滋、迟伟江、姜洪良、牛明华、崔夕强、曲斌、王方超、青晨、慈吉华、高洪波、李登云(资深)、盖杰、周青、曲正、付国超、荣燕光、李梁、王明丹、崔从峰、宋梅

江苏

50

张怡梅、李安成(资深)、戴謇、王杰尘(资深)、金长华、祁文俊(资深)、宋杰、芦鹏、盛加利(资深)、潘艳、张小瑜、刘小娈、仇小进、贺妍颖、张勇卫、李源、孙建顺(部落管理)、张建、王栋、严立洋、王金红、陈松林、陈晨、吴明、付新星、沈锋(部落管理)、姜庆军、金耀、陆涛、范德举、欧园明、汤志刚、张京、叶丽、金海全、张烨、马军、闫萍萍、耿怀明、张燕、朱伟力、李伟、钱亢、沈菲、石成龙、吴爱军(部落管理)、周亚丽、陈志强、蒋轶、李锋

内蒙

1

常德玉(资深)

辽宁

1

于殿民(部落管理)

安徽

12

尹涛、金文波、王成、李厚余(资深)、吕朝远(部落管理)、来迟、郭齐智、张伟、申克才(部落管理)、张开华、张伟、李存伟

吉林

2

曹占良(部落管理)、费俐兴(资深会员)

浙江

14

钟恒炳、李明(资深)、陈通海(部落管理)、朱春江、易勇刚、徐芳庆(资深)、王兴发(部落管理)、孟凡东(资深)、王志强(部落管理)、陈昌福、王婷婷、韩庆敏、孙海兵、马晓敏

四川

1

张知友

河北

2

翟国胜(资深)、靳东常(资深)

湖北

4

周相进、曹继锋(资深)、翟爱国、张豹

上海

1

何祥国(资深)

广东

3

徐继峰、黄华生、任洪章

信息不详

4

常金鹏、潘雪妮、吴兴铭、梁景宏

共  计

152

 

 

(以上版块主要由江苏省常州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的祁文俊老师提供,该统计数据主要来自于BBS版块的讨论情况,学体QQ群的参与人员暂未统计入内,如有遗漏,恳请及时指正。谢谢!)

 

二、部分积极分子观点摘录

1.河北翟国胜:任何体育项目的选择首先应确立健身性原则,必须以身体练习为主。新兴体育项目的引入应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内容的选择应发挥体育教师的优势,项目的确立必须让学校能承受,活动的开展要面向全体同学。

2.常金鹏:新兴体育运动项目和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相比较,有哪些特点?1)内容健康积极的传统项目是经过时间验证结合学校实际开展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并能凸显学校特色的;新兴体育项目世界国际流行,但是开展不久,是在原有的活动上有特色的变革而成。2)传统项目是经过开展、实践、推广而保留下来能长期开展有精髓所在;新兴体育项目的形式迎合时代的变革,属于现阶段被重视的项目,需要时间去验证。3)传统项目是在学校的规划中落实并实践,形成自己的特色,场地器材一步到位,具有可持续性;新兴体育器材场地需要重新规划,以利于开展。4)传统项目的形式方法基本达到普及形成常态,缺少创新和兴趣;新兴体育项目形式新颖符合时代更新的发展规律,迎合学生好奇好胜心理特点,瞬间普及率。5)时间是验证事物发展成败最好的事物,无论是新兴还是传统只有达到普及才能论成败。6)传统项目凸显普及面向所有学生;新兴项目注重个体的发展,自主选择彰显个性,重在强调个性的培养。7)传统项目需要改革结合时代突新颖;新兴项目运动比较时尚需重务实,普及教学水平要求较高。

3.江苏张烨:新兴体育运动项目在引入中小学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有哪些?首先是安全问题,一旦出存在安全隐患,任何学校领导都不会拿自己的职位开玩笑的;其次是要符合学生的身体、心理特征,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再次引入的项目要简单、易操作,学生的参与面要广;最后,相关的硬件、软件设施要到位,确保项目能正常开展。

4.山东吕晓鹏:新兴体育项目的引入主要依靠校本课、训练队或大课间,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于传统体育教学来讲,它不占用传统体育课时,也不像传统体育项目那样给予几个课时的学习单元。它没有一个固定的评判标准,但却会产生出优秀项目人才。

5.江苏叶丽:我校根据传统的跳绳进行创新、提高,成为学校特色花样跳绳。为了每一位学生都能掌握最基本的跳绳技术,我们把跳绳项目放进了学校的大课间活动,利用大课间的时间,让每一位学生参与练习,让每名学生都会最基础跳绳方法,在掌握最基本的方法后根据不同年段设计不同难度的跳法。低年级在会跳单跳的基础上学习步伐跳、双人跳、套人跳等。中年级在低年级的基础上学习双摇跳、间隔跳、胯下跳、8字跳绳等。高年级在中年级的基础上学习间隔跳双飞、车轮跳、交互绳、彩虹绳等。学校还根据学生的能力和兴趣,开设了花样跳绳社团课,组建了一支花样跳绳队,代表学校参加比赛或展示。

6.安徽吕朝远:需要建立一种常态机制,才能更好地促进新兴运动项目的教学。第一,各级培训是基本;第二,自我揣摩是本职;第三,互相学习促提高;第四,全面普及是根本;第五,兴趣激发是源泉;第六,课堂教学是保证;第七,体育比赛促进步;第八,增强体质是目标。

7.潘雪妮:1)引入项目要严格要求;2)适合学生;3)内容需要改造;4)学生自主选择权;5)师资队伍建设要抓好;6)开发现有的体育资源;7)使时尚体育项目化。

8.山东罗兆杰:新兴体育项目的开展受场地、经费、人员、时间的影响:有些项目不适合在学校开展,如:赛艇、射击等,有些仅适合有限开展,如:街舞、登山等,有些可以经过改进后开展,如:攀岩、跆拳道等,有些可以积极进行兴趣延伸,如:健美操、国际舞等。

9.浙江朱春江:哪些新兴体育项目可以引入到体育课中?有引入必有退出,奥运会还要瘦身呢?更何况是课时数有限的体育课,因此从能量守衡角度,我们引入的项目要与退出的项目有替代作用,使学生有更浓的学练兴趣、更安全、更有锻炼价值,更符合学生终生发展的需要。

10.安徽金文波:新兴体育运动项目和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相比较,有哪些特点?1)新兴体育项目是传统体育项目的补充与升级,符合青少年对时尚项目的崇拜与热爱;2)新兴体育项目能够开拓学生视野,发散学生思维,扩大学生活动空间;3)新兴体育项目能够塑造学生与众不同的个性,陶冶性情,提升智力发育;4)新兴体育项目更能够针对不同学生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针对性锻炼,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11.江苏陆涛: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兴趣到坚持学习这样一种心理状态的转换,否则哪怕是新兴项目也会被学生玩腻。首先教学目标要明确,学生要能练到什么程度要定位好,其次,不断鼓励学生达到并超越目标。这样一来有了一定目标,学生会更愿意深入学习。

12.江苏张怡梅:新型体育项目引入中小学的形式主要有:1.借鉴他人的现成的,已经发展成熟的体育项目;2.原创性开发,自己创编的体育项目和体育游戏等;3.利用废旧器材,制作简易器材,废物利用,变废为宝,比如,利用废旧篮球、排球缝制橄榄球,作为投掷器材来使用也是很不错的选择,还可以直接当做橄榄球进行橄榄球教学;4.改编原有的竞技体育项目,经过简化规则,简约运动技术等,比如:田径类的投远项目可以改变为轻器材的投准项目。利用排球进行手球的教学,利用小海绵垫子折起来进行跨越式跳高的教学或者是跨栏跑的教学等等。只要是符合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体能和运动能力的项目都是可以引入到体育教学中来的。因为,体育教学不等于运动员训练,主要是激发学生参与的欲望,达到传承体育文化、强身健体的教育目的。

13.山东杨清妍:新兴体育运动项目在引入中小学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有哪些?1)项目选择要符合实际。除场地设施、师资能力和学生兴趣外,还需考虑项目的安全性、经济适应性等问题;2)项目内容需适当。比方说,开展花样跳绳,考虑内容应易学兴趣性较强;3)项目师资需加强培训。有专项培训,专业性较强的教师进行辅导,突出专业性;4)学生需有自主选择权。利用项目超市让学生挑选自己感兴趣的选修;5)引入项目一定根据地区和学校的特点,不能一刀切。

 

(以上版块主要由江苏省常州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的芦鹏老师提供,该统计数据主要来自于BBS版块的讨论情况,学体QQ群的参与人员暂未统计,如有不足,恳请老师们进行批评指正,谢谢!)

 

三、研讨小结

    《中国学校体育》第65期“草根争鸣”活动由江苏省常州市体育教师团队主持,团队做了很多前期的筹备工作:首先组织团队成员多次在网上讨论本期论坛的内容,不断完善研讨的背景资料和研讨价值。另外,团队还安排专人积极利用网络每日一贴,通过本地论坛,即常州体育教师QQ群,武进体育老师QQ群、还有新北、溧阳、金坛、钟楼、天宁、戚区等区市地方的QQ群,大力宣传本次论坛,积极增加本次论坛在江苏地区的辐射面和参与度。

(一)本期研讨的亮点

1.研讨工作井然有序,研讨质量较高。在研讨开始前半小时,主持团队就已经开始工作。主持团队的成员们各司其职,按照研讨的内容提前进行了“预演”。另外,现场参与的教师也能积极按照各环节的主要内容进行有序分工,不断提供新兴体育项目在其学校实施的案例,增加了研讨的质量,实效性较好。

2.教师参与度高、覆盖面广。本次研讨近千余帖,热情高涨。短短的两个小时,发帖、回复更新速度快,信息量大。不难发现,在研讨正式开始前就已经有很多教师参与了讨论,研讨结束后,同样还有教师继续跟帖,交流和学习讨论帖的内容,这些对于日常工作繁忙的体育教师而言,学习精神难能可贵。

3.教师们在研讨中能积极的思考和总结,发帖质量较高。在研讨中,发现很多教师已经提前做好功课,搜集分享了很多高质量的案例,为一线的体育教师们提供了参考,尤其是常州市特级教师后备人才张勇卫老师和市学科带头人钱亢老师。另外,研讨中还有一些教师能就其他老师提供的案例提出教新颖的观点和独特的看法,研讨过程中,有案例的呈现,有实践经验的交流,有理论专业知识的铺垫,充分展现了体育教师的智慧。值得一提的是,论坛管理员、群管理员、资深成员在研讨中同样能够起到带头作用,不断激励其他教师积极参与研讨,更好地促进了本次话题研讨的质量。

(二)本期的收获

1.如何将新兴体育项目引入中小学?许多教师都对当前新兴体育项目进行了总结和阐述,列举了许多出现的新兴体育运动项目,为广大体育教师提供了较好的资源,认识了什么是新兴项目。有些教师还结合自身体会针对这些项目在学校的有效开展进行了详细谈论和深刻探讨,帮助广大体育教师们打开了视野。

2.新兴体育项目与传统项目相比具有的特点是什么?针对这个子话题,主持人积极引导,充分讨论了新型项目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子话题的主持人认为新兴体育项目能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身心体验,促进学生全面的身心发展,有益于广大中小学校园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体育文化氛围。

3.新兴项目开展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子话题的主持人认为开展新兴项目不能完全照搬,教师们要根据本校的特色和优势,有针对性地开展,才能起到应有的价值。综合起来,新兴体育项目引入中小学时应注意学校特点、地方资源、项目特征、师资条件、场地器材条件等,只有充分考虑诸多因素方能事半功倍。

(三)存在的不足

1.本次研讨共有四个子话题,并事先公布了研讨的进度安排,教师们应严格按照时间与主题内容进行研讨。如在研讨第一个话题“新兴项目有哪些”时,大家就应该围绕此主题进行研讨,有的老师已经开始研讨第二、第三,甚至是第四个话题。另外,研讨过程中,部分教师研讨的内容不符合本次探讨的主题。

2.由于参与人数较多,参与老师热情高涨,发帖和跟帖频率过快,教师们很难就某些具有典型性的案例进行深刻的讨论。另外,关于本次研讨话题的深层次讨论也不充分,基本以陈述自己的观点为主,缺少“批评与自我批评”。

(四)几点建议

1.参与研讨的教师在研讨前最好对相关主题内容做充分的理论准备,并深入分析与思考,选择一个内容,深入挖掘,这样的发言才更有质量。

2.研讨的教师要减少只言片语或一个观点发贴,最好能一个贴子将自己的观点充分展示,这样既减少发贴量,也有利于后期的参与情况整理与成果提炼。

3.研讨时,教师们要跟着主持人的观点或话题走,针对话题或案例发表自己的观点,不发应付贴、客气贴。

4.研讨内容有严格的时间提示与限制,参与研讨教师应严格按照时间及时对研讨主题进行转换,防止研讨内容交错。当然,为了提高研讨的质量,希望教师在正式的研讨结束后还要反复阅读BBS版块里的优秀观点,深入思考,争取将好的理论和实际的教学真正结合起来。

(以上版块主要由江苏省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的范德举老师提供,统计内容主要来自于BBS版块的讨论,如有不足,恳请老师们进行批评指正,谢谢!)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局前街174号    E-mail:czjqj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