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关怀教育理念下的学校整体转型性变革研究》
2012学年第二学期课题研究计划
一、研究目标
2012学年第二学期是局小喜迎110周年校庆之后迈开的新一年。这一学期,局小面临崭新的发展机遇。天宁教育发展的新力量,集团发展的新局面,“新基础教育”生态式研究的新阶段,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新突破,课程基地建设的新探索。在新的项目建设和发展机遇中,局小将在挑战和探索中,绽放新的发展活力。
我们将在区教研室的领导下,学校整体工作以《生命关怀教育理念下学校整体转型性变革研究》为核心,通过学科课程完善、课堂教学深入研究、学生活动创新体验、共筑师生共同发展平台为基础,进一步强化教育理念、课程理念、教学理念,完善并丰富教科研网络,形成丰富的教科研案例,探索多样的教科研样式,倡导贴近教学实际的研究。
1.进一步完善集团化办学的管理运行机制。
2.儿童“云彩”创意中心课程基地建设基础课程启动,拓展课程与核心课程形成课程建构。
3.数字化校园建设初步完成硬件保障,试点学科形成新经验。
4.“新基础教育”研究完成新一轮规划修改,学科研究和梯队建设获得新发展。
5.教师素养发展形成新平台,新成绩。
二、研究内容与措施:
1.进一步明确集团办学方向,激发集团新能量。
本学期中研究立足于集团化办学的组织管理的机制创新,形成新能量,具体为:
① 探索集团管理新形态,构建新型组织功能。 进一步清晰和明确核心校与成员校、集团与校区的发展目标、发展定位。通过明晰校区和集团的管理功能以及价值定位,学校将进一步创造集团和校区管理的新形态。
② 创新集团学校管理方式,引领集团整体文化。进一步梳理集团内各学校的发展特色与运行方式,更好地促进集团内教师发展力量的凝聚,更好地促进文化的融合。
2.探索课程实施路径,生成改革新活力。
① 完善课程计划整体改革,领航素质教育方向。
本学期,学校将对一二年级课程实施情况进行整体调研,并同时开展对考试科目书面作业的专题调研。通过充分调研,学校将形成局前街小学一二年级到校时间新方案,在充分论证后于秋学期正式实施。通过考试科目书面作业情况调研,学校将形成局前街小学双休日、节假日书面作业布置办法。
② 建设课程实施新型环境,创新课程教学思路。
通过课程项目实施,在环境创建上实现投入优先的策略,逐步完成校区无线网全覆盖,初步形成数字化平台构建。另外,将努力装配新的数字化互联教室一个,完善充实原有的dell互联教室。在此同时,能改造并建设编程工作室。
③ 创新数字化的教学模式,改革项目推进方式。
各学科进入“基于资源运用的数字化学习方式”的信息化现代网络平台学习,各学科组确立自己的突破专题,本学期将就此项目组织专题的研究开放活动。
④ 探索市级课程基地建设,突破基础课程形态。
本学期,学校儿童“云彩”创意中心课程基地方案将参加市级课程基地的申报。随着项目的推进,学校将以何静老师的编程教学改革为基础项目,实现编程课程的新拓展,实现编程与学科教学,编程与生活运用的联系。本学期将通过完成设备设施购置、教师素养培训、学生梯队构建,完成工作室的建设。在此同时,其余各学科将在本学期完成学科创意工作室的环境建设架构、课程内容设计。
3.促进教师队伍发展,培植学校新内力。
※ 策划多样学习内容,提升教师综合素养。
(1)学习学科专业知识、专业理论。学校确定今后三年是局小教师素养新提升年。各学科组确定好教师必读书目,开展专题读书交流活动。
(2)学习《课程标准》(2011稿)。在前期学习的基础上,聚焦相应专题,结合课例和现场,进一步开展深入的学习活动。
(3)学习学科常规。依据新的发展要求,各学科在重新修订学科常规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加强并策划学科常规的学习,保障局小办学特质的传承与发扬。
※ 开展教师素养练兵,夯实教师专业素养。
各教研组将明确组内教师年龄分布,形成学科素养练兵和教学专业能力两大系列培训内容。教龄在三年之内的教师以“课堂新型常规建设”为抓手,主要过好“开放性教学活动组织关”。
※ 完善教师团队建设,创造教师支持环境。
学校将组建校级学科“青年潜力教师团队”。通过课堂教学实践、聘请校内骨干教师,以教学素养、独立解读教材为切入点,适时开展校级学科潜力教师竞赛,以点带面促进各层次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各教研组要完善学科组青年教师发展团队建设,形成稳定的组织机构和活动机制,有活动计划,有固定的活动时间,开展 “读书沙龙”“课堂教学研讨”“学科素养训练”“论文撰写”等活动,期末开展1次青年教师成长团组内展示活动。同时,学校将尝试校内名师工作室的创建与运行。
※ 开辟多层特色讲坛,提供教师分享平台。
本学期,整体构建学科讲坛与局小讲坛,在教研组层面或全校层面(全校层面和校长室积极沟通,争取时间)组织专题的讲座和交流。交流的内容可以涉及学科专题研究、课型研究、小课题研究、教研组建设、备课组建设等各个领域。
4.提升学生工作品质,展现学生新内涵
① 常规建设:传承价值取向,创新工作指南,形成制度常规。 完善漫画版《安全手册》,促进安全教育;新建《学生自主管理志愿岗工作指南》,促进学生自主管理;新建《年级组长职责》和完善《各年级教师手册》,促进教师养成自觉。
② 品牌建设:传承特色活动,创新内容形式,打造强势品牌。 开展“小龙娃走龙城”之“龙城·龙娃·龙棋”发布会,转化活动成果;围绕“小龙娃主题节”之“花儿朵朵,龙娃勃勃”活动,渗透社会热点;开展“小龙娃过大节”之“种太阳”序列活动,培育未来公民。
③ 队伍建设:传承优秀成果,创新研究机制,推动队伍发展。建设“班级网页”,分享骨干班主任的班级建设成果;变革“班主任研讨日”,转化骨干班主任的研究角色与责任;再续“相约星期六”,提升骨干班主任的反思、表达等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