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10日,室外寒意料峭,室内却暖意融融。在局小二号楼四楼多媒体教室,正举行着六年级数学备课组的复习研讨活动,由章子君老师承担《分数应用题》的复习课。周志华主任、六年级数学备课组的全体老师、数学教研组的部分老师全程参与了本次活动。
“这里有3个条件,你能分别组成哪些应用题呢?想一想,分别是分数应用题的哪一种类型呢?”课始,章老师便紧扣“类”,引导学生高位思考,以编题为抓手,回顾分数应用题的各种类型,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类意识。然后由类及量,解决各种形式的分数应用题。学生用类串起了一个个分数应用题,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结构意识,同时又跟比、百分数等应用题沟联起来,这样虽然学生面对的是变化多端的、纷繁复杂的应用题,但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清楚其内在不变的类。由一类带出一串,看到一串想到一类,大大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速度和质量。听课老师都看到,在接下来的题组训练中,学生看到的已经不再是表面的题型变化了,他们能抓住内在的核心本质,敏锐地感受到不同题目中的共同类本质。在这节课上,我们感受到了高效的课堂质量,看到了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了显著的表现和提升。
当然,“数学素养的提升”不仅仅是这节课的追求,而是我们六年级数学备课组的一贯追求。前期,在周志华主任的关心下,在王冬梅组长的带领下,我们以“新基础教育”为抓手,围绕“数学素养提升”进行了系列研究,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在课堂上开展了系列实践研究,对学生进行了学情分析和个案研究,在向课堂要质量的基础上,提高了学生的学科素养。可以这么说,本节课是我们前期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我们将以本节课为节点,在后续的研究中继续致力于学生学科素养的提升,大大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