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几点意见
1.点面结合,差异发展。
“面”是指教师队伍整体的发展。我们可以建立教师形象特质、教师素质标准、教师师德建设意见等等,以此作为我们的指导纲要,使教师队伍在整体上有提高。
“点”是指骨干教师培养、名教师培养,我们还要打造在省内、国内知名度高的教师群体。我们要为他们搭建平台,要为他们提炼经验,要为他们营造环境。
在“点”的培养方面,我们还要针对不同的教师提供不同的培养标准。通过对老师制定的职业规划,我们要给他们打造平台,使面上老师整体发展水平好,同时打造骨干教师、名教师群,还要有在全国、省内出类拔萃的教师。
2.部分和整体相结合,协调发展。
教师建设包括德、能、勤、绩建设,其中师德建设非常重要。在小学阶段,教师的态度、爱心、师德比教学水平更重要。因为小学阶段的儿童幼小,还缺乏明确的是非辨别能力。可以这样说,学生的学习今天不行,以后可以继续学习,不断改进,但一个人从小受到的教育对以后的生活态度、价值观等影响巨大。所以在此意义上说,德、能、勤、绩不能割裂。
3.共性和个性相结合,特色发展。
首先,我们要加强特色教师的培养。当然对于老师来说,基本的教育教学、教科研都要发展,但每个教师有自己的个性,有自己的特长,我们鼓励培养特色教师,每个学科培养特色项目,每个老师根据自己特长成长为特色教师。
其次,我们要加强教师特色项目的培养。今年我们从术科组开始,器乐专门一个老师教,合唱专门一个老师教。体育也可以这样。
4.内力和外力相结合,持续发展。
“外力”是指五个平台、职称等。这个外力的影响要不要?当然要。但是如果一味靠外力,人就会变得功利。如中高的评审,我们老师之前很起劲,积极上课,认真写论文等,但评完了呢?所以说人的发展光靠外力,就缺乏持久性。
我们还需要内力,人内在的生命自觉,只有这样,无需外力教师也能自觉成长。我们的评价不仅是外显的,要与内在结合,鼓励教师创造性的劳动,通过这让教师享受职业内在的尊严与幸福。
苏南地区,醉心于教育的人不多,因为这个地方富裕,人就安逸。所以我们要有更多的人来痴迷于教育,我们要来激发教师的内驱力。在没有外力激励的时候,照样搞教育。
5.理想和现实相结合,和谐发展。
首先,教师要有别于其他人,一举手一投足给人的感觉就是教师,教师应该是精神引领的体现者,是文化生产的代表。
其次,教师要具有一定理想,这个理想是基于现实并超越现实的。现实很复杂,但教师面对的是孩子,所以社会上的黑暗面我们教师要过滤一下,然后再给我们孩子。基于此,教师自己首先要真善美,用自己的真善美去影响学生。有理想就不能安于现状,要去挑战去变革。当人有力量有憧憬的时候,那你就要去变革。
第三,这种理想不是空想,要基于现实,不能空谈。作为一名教师,既要脚踏实地,又要仰望星空。教师不同于工人和小市民,在现实的面前要敢否定,走在前面,有前瞻性,不过于现实和世俗。
6.奖励和惩戒相结合,协同发展。
师德建设里面没有讲到奖励,其实对于奖励,已有很多条例指南,我们现在缺少的还是惩戒。即使99.9%的老师好的,就那么0.1%的老师不好,就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如果一味容忍,其他老师就会觉得不公平,所以对那些屡犯的老师,还是要有惩戒,否则对这个老师不利,更受伤的是我们学生,对学生的不善不爱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若没有规章制度来约束这部分老师,那他会得寸进尺。
关键性的词句
1.尊重教师差异,实现个性发展。
2.培育具有生命自觉的教师。
3.教师享受职业内在的尊严与幸福。
4.醉心于教育,痴迷于教育。
5.高尚的师德,高雅的情趣,高超的师能。
6.快乐着学生的快乐,幸福着学生的幸福。
7.教师是社会贤达的代表。
8.教师是社会先进文化的典范。
9.善、公正、责任感是教师德性表现。
10.一个不爱学生的人是没有资格做教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