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2 除法2
1. 关于0的特殊情况的。首先是从分东西的生活意义的角度解释,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在此基础上逐步展开被除数中间有0,末尾有0,商中间、末尾有0的情况,通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丰富的基础上归纳,再与计算法则和计算过程进行对比联系,得出商中间、末尾出现0的条件是,前一位没有余数,这一位不够除,就商0。也知道现在的0是要具体计算得来的,不像以前一二年级,只需要观察数据特点即可,现在更多的是要关注数据特点背后的计算法则与意义。
2. 连除问题。连除应用题在计算上不会出现太多问题,可以介绍一下综合算式的计算步骤,主要需要解决的数量关系,因为是两步计算,所以出现了对于题目条件的分析整理与选用,学生需要能够将三个条件中有联系的两个先进行运算,再使最后一个条件参与计算。在解决数量关系的过程中,除了可以通过提组练习,让学生熟悉,还可以通过对比连乘应用题,发现把问题倒过来当成条件,把条件当成问题就是我们的连除应用题,一道连乘应用题可以转化为两道连除应用题。从这个角度上来讲,有丰富了学生的知识网络体系,不断的沟通。在教学过程中涉及两种方法,一是连除的方法,另一种是先乘再除的方法,其本质也是连除,但由于数量关系不对应,所以只能采用先乘再除的方法。另外还需要渗透的一个思想是,连除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还不会计算的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连乘应用题 连除应用题
每份数 × 份数 = 总数 总数 ÷ 每份数 = 份数
总数 ÷ 份数 = 每份数
每班人数 班数 1.有2个书架,每个4层,
每组本数 组数 每层X本书,一共几本书?
每盒个数 盒数
每盒支数 盒数 2.有2个书架,每个4层,
每什么数 什么数 一共280本书,每层几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