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移和旋转的教学涉及到大量学生活动,在此过程中需要教师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动就放手动,停就彻底停下来交流。现在感觉自身对于课堂的调控和把握比上学期感觉要熟练很多,也敏锐很多,但是在组织交流的指向性上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教师的话语系统还需进一步提炼。让学生在反馈交流的基础上有共享,有提升,教师的语言需要简明扼要,指向清晰。
首先跟学生明确的第一个内容是平移和旋转都是物体的一种运动方式,让学生有意识地大量感受丰富举例的基础上再进行归纳总结,区别认识,平移是物体平着移动,可以上下左右四个方向,也可以斜着移动(斜着可以拆分成为上下和左右中的2个方向,这也就是向量思想的初步渗透),旋转是物体绕着某个东西运动,可能是绕着自身的中心,也可能是绕着自身以外的一个东西,平移的物体上每一个点移动的方向和距离完全相同,而旋转并非如此。
其次让学生知道,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仅仅告诉我说平移是不够的,需要更加准确的表达就需要用到方法和距离,所以一般在格子图上进行。现在的平移还是比较简单的,但是对于这种循序渐进逐渐深入应用的数学研究方法可以进行必要的渗透,让学生感觉到,不仅仅只有计算是要用到之前学习过的知识的,而且这些小单元的内容同样也是有着内在前后联系的。这点也是为日后的轴对称图形做铺垫,因为这两个单元的内容有点相似,除了第一块的判断相似,画图的步骤和策略也是类似的。
最后是让学生掌握具体方法,达到自动化的程度。找对应点,划波浪线,标上箭头这三步走,其中容易遗漏的是第三步,容易犯错的是第一步,选取没有遮挡的点是最好的,学生经常容易犯错的是找到2个在同一条线上的,然后右侧的点就对应到左侧去了,这样一来,平移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是平移的位置就不能够正确描述了,因为他并没有找到对应的点。第二步也需要介绍一下的是一格划上一个波浪线,这是我们记数的一种方式,同时也是对于平移的一个检查。在画图过程中还需要解决一下学生习惯的问题,部分学生划线不用尺,用尺不标准,这些不良的习惯如果大面积出现就课堂上集中解决,如果个别出现就个别解决(两个班级的表现有所差异,也需要老师区别对待,应用不同的策略去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