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算律单元反思
发布时间:2015-03-13   点击:   来源:   录入者:  

第一单元  

反思内容:三位数乘两位数第一课时  

第一层次,275×34,先让学生练习,练习后说一说计算的过程。先算275乘4,积的末尾与4对齐,再算275乘3,积的末尾与3对齐,要注意哪些问题?数位该怎么对?  

第二层次。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特别强调0的问题。要求学生说一说某一个数乘0后的得数是怎样得到的。  

第三层次。15×246,该怎么计算,收集资源,对比后说一说15×246该怎么算,再说一说哪一种更加简便。  

作业:第6题。家庭作业:第7、8、9、10写在课堂作业本上,思考题写在书上,明天讲解思考题。  

   

反思内容:三位数乘两位数第二课时  

改变了教学的过程。  

一直在思考,这样的练习课应该怎么上。单纯的讲解一些习题这是学生不感兴趣的,也是我所不愿的,因为这样会无法全部完成书中的所有有价值的习题,而且,讲的过程中,效果不会太理想。所有,我在第一课时的时候,就将第二课时的内容作为学生的家庭作业,让学生先做,在做的基础上再讲。  

今天的教学先从第七题开始,重点是解决速度乘时间等于路程的数量关系的理解和“各”所表达的含义。第八题解决1314821各个数据所表达的不同含义,和“月”“年”的意义。第九题进行了拓展,用了三种方法解答,并且要求学生说一说每种方法表示的意思和怎样进行比较。  

思考题是用奥数的方法来讲解的,在集体解答之后引导学生归纳出两点:1、先填出能填的数。2、寻找突破口。3、不妨多试一试。  

   

反思内容: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  

多种方法并进,但需要比较。  

在教学的过程中,有一种倾向需要注意。很强势地要求学生用最简单的方法计算,然而末尾有0的乘法实际上是可以允许用不同的方法解答的。重点是在让学生充分比较之后发现哪一种方法更加简便,然后自觉地使用该种方法。  

这节课的重点是积的末尾出现了多个0该怎么安排它们的位置。  

   

□×□□=1600  

四(1)班只有一个孩子得出了四种方法。四(2)班有五六个孩子把所有的方法都写出来了。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先想出最简单的40×40、20×80,再考虑100×16=1600,一个因数缩小4倍,另一个因数扩大4倍,积不变。因此可以是25×64;一个因数缩小2倍,另一个因数扩大2倍,积不变。因此可以是50×32。另外一题是同样的道理。  

   

1、第四题。引导学生读问题:京拉线大约长几千几百千米?这里只要算出是几千几百千米即可,而没有具体的问是几千几百几十几千米,所以算出的精确答案3834千米,在答的过程中应该是3800千米,或者是三千八百千米。  

2、重点再次强调末尾有2个0的写法,如1700×20,末尾的三个零怎样安排位置,让学生再次感悟,形成习惯。  

   

1、乘法结合律的渗透。第八页第十题。  

45×(128+52) 45×128+45×52  

可以用后面的一种方法解答吗?这样解答的依据是什么?答案也相同吗?  

你还能举出这样的算式吗?自己试着举一个,然后相互说一说两个算式代表的意思,并问问两题的答案是否相同。你还能举出这样的算式吗?说一说每组算式各能代表什么意思。经历一个过程,感悟其中的规律。  

说一说下面一组算式可以代表怎样的意思。78×16+22×16 12×(800+8)  

2、第12题,防止学生将所有的3个班的总票价全部加起来。  

3、思考题,先给出答案,再思考,如何使乘积最大,如何使乘积最小。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局前街174号    E-mail:czjqj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