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分数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15-03-13   点击:   来源:   录入者:  

认识分数1  

认识分数教学反思  

1. 课堂教学环节清晰,目标明确,能够把握住节奏感。  

因为这节课听过多次,环节很清晰,在上课过程中能够有意识地把握分数这一主线,预设的活动清晰指向目标,在大环节的引导下进行及时的课堂小结,节奏感强,但是推进的过程显得生硬,缺乏过渡语和层层相扣的感觉。  

2. 对于学生资源的利用能力还要进一步加强。  

整节课除了一开始的一放一收和最后练习的一放一收,过程中的师生互动的组织形式可以进一步改进,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对于资源的选择确实是具有代表性的,但是不一定都要选择正确的资源,可以过程中观察状态,如大面积出现问题的情况下,及时选择半成品资源,及时加工,对于学生过程的展开更具指导意义。  

3. 进一步加强对于数学本体知识的梳理与学习。  

本次教学的目标有所偏差,一上来带来的例题直接提出的要求就是用分数表示, 如果你已经会用分数表示了,说明你已经弄懂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了,还需要再学习一 遍干什么,所以在第一个大环节的目标确定上就出现了偏差,急功近利,希望把后续 要解决的问题直接提前解决掉,这是不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没有一定的积累教师只 能机械地灌输,学生只能机械地模仿,类似于拔苗助长的后果在后续的课堂中逐渐暴 露出来。所以对于教材的意图需要多加领悟,避免跑偏。  

认识分数2  

现在的认识分数依然是比较简单的范畴,根据一些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进行先分再取,渗透了一部分将单位先分再取的思想方法,比如长度单位,比如时间单位,也是借助画图的方法进行,先找出平均分什么(也即单位“1”是谁),再平均分成几份,取出几份,一步一步进行下去,顺理成章。  

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学生受到上学期学习内容的影响,依然关注个数去进行表示,这个问题在两个班级都有出现,尝试过两种解决的方法,第一种是重新回到开始,把先分再取的过程进行表示,(一袋子糖,平均分给5个人,每人5个)学生也能够意识到错误,但是他意识到的错误并不深刻,也不是很能够理解,果然后续还出现了这样的错误(可能是缺乏实际例子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我采用对比呈现的方式,因为班级里大部分同学还是知道如何去思考,如何去关注的,所以我给出图,如果要像他说的,要获得4/12,应该怎么分,学生上来绘图之后发现,分的方法不同,直接决定了分数的不同。在二次解决这个问题之后,情况大为好转。由此反思,三年级学生已经出现分化,部分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发展,所以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需要借助一定的实例进行梳理,对于不同的学生可以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以使获得不同的发展。  

包括后续的分单位、分钟面的情况更加显著,我就要求在分之前先找出分的是什么(单位“1”),列式解决好再动手,这样把思维过程展现出来可以有效避免学生不明就里,随便乱分的情况。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局前街174号    E-mail:czjqj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