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课题个案追踪记录表
发布时间:2015-03-13   点击:   来源:   录入者:  

研究课题个案追踪记录表  

时间  

20106

学生  

(群体)  

潘明杰 李政一 许立邦

林诚喻 舒慧灵等

研究  

教师  

蒋敏杰

   

一、本周我在组织高质量课堂交流中的亮点:  

这一个月是毕业总复习的第二轮复习,其复习目标思维方式与策略的提升。本周观察的对象是班级中思维水平较高的一部分人。

1.提炼出针对性的引申性问题对于学生思维的强化状态。

2.实践活动性的课堂交流在提炼策略与组织交流中的方式与展开。

3.第二轮复习中思维提升性的课堂,怎样通过问题的开展促进高质量“课堂交流“,从而实现高质理的思维能力的提升。  

二、本周研究学生(群体)在交流中呈现的状态:  

1.采用独立收集的方式,了解解决问题的策略的不同类型,并交流互补。学生在这一环节中表现出积极性高,收集提炼的水平强的特点。问题的采集极具有代表性,并且能带领本组学生展开活动。

2.教师提供策略问题,让学生在交流中解决。教师提供的问题是“数值代入”与“假设法”两大策略,学生在解决时遇到了困难。发现这部分学生能根据教师在练习中的提示语对类型进行分析,说明这部分学生在与文本对话中的思维交流有很大提升。

3.大组交流解题方法时体现这一部分学生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由他们来讲解的问题,全班大多数学生能进行简单复述,说明能抓住房要点,击中要害。

4.教师在这个月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举一反三能力。也就是指导学生能不能快速判断类型,自主编制问题,自主交流策略等。就观察的十多位学生而言,由于前期(第一轮)复习中具有能力,在这里能良好的体现。课堂教师做的最多的一件事就是问:“运用什么策略?“思考的路径是怎样的?”目的是引导多数学生的思维方式。  

三、对本周研究实践中的思考  

在本月的研究中,最让我欣喜的一种成就感,通过四个月的课堂研究,学生在交流方面的能力超过了老师,尤其表现在对于问题的解读能力上,能比较清楚的分析问题,实现较为完整的思维路径。就全班整体的交流状态而言,学生能主动的进行小组与同桌互相交流,明确问题,提供方案。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局前街174号    E-mail:czjqj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