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课题个案追踪记录表
时间 |
2010年4月 |
学生 (群体) |
中等学生 |
研究 教师 |
顾雄 |
一、本周我在组织高质量课堂交流中的亮点: 本周教学的内容中概念部分,对于概念我是一直想进行尝试、观察和分析的。这次概念的内容是比例尺,这个内容对于学生而言并不是一个难点,只要注意相关的公式应用和单位间的相互转换就可以了。那么,教学设计时,我选择的挖掘点是比例尺的产生的产生过程,这个概念原先教学时就是教师讲,学生其实并没有真正明白概念的含义。做练习题时也都是死搬硬套,不明白其中的缘由。所以,在设计学习概念这块时,我加入了一些参与式的体验活动,个人和小组活动相结合的方式。中间穿插了若干个连续问题,以此来刺激学生的活动和交流。 |
|||||
二、本周研究学生(群体)在交流中呈现的状态: 学生在课堂上非常愿意进行有关比例尺探索的相关活动。不论是个人、同桌还是小组活动,同学们都积极的参与其中并相互表达着自己的想法。特别是在比例尺公式的归纳一环节中,全班大约有6~7种不同的表述方式,小组内的同学都在对公式的表示上进行了激烈的探讨,并且经过全班的汇总交流和相互辨析,帮助学生对比例尺公式有了深刻地理解,并且也在交流中充分地、流畅地表达着自己对于比例尺的理解。 |
|||||
三、对本周研究实践中的思考 对于概念教学中的课堂交流点的思考一直困扰着我。因为,高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概念教学不仅内容多、而且对于综合解题思路的产生和理解有着重要的基础作用。 “体现过程”是我对于概念教学中学生交流质量的提升点。在比例尺这一概念的教学中,我充分让学生对比例尺的意义和公式的产生过程进行了体验、讨论,通过给予学生更多交流内容和时间,提高了学生的交流层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