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课题个案追踪记录表
时间 |
2010年4月 |
学生 (群体) |
五(2) |
研究 教师 |
骆云 |
一、本周我在组织高质量课堂交流中的亮点:
在教学分数的意义这节概念课时,为了让学生对概念的形成前期有充分的感知,除了老师提供的丰富的材料,学生在交流中又产生了许多新的资源,通过碰撞,学生积极发言,举例说明,非常活跃,在老师拓展性的引导下学生思维被打开,交流的广度和深度都很到位。
|
|||||
二、本周研究学生(群体)在交流中呈现的状态:
交流方式单线、交流活动中“走过场”等现象得到了改善,学生学会了倾听。以往一个同学在回答问题时,其他学生往往表现出两种情形:一是事不关己,漠不关心;另一种就是随意否定或打断别人的话。“错!错!”“老师,我来说,我来说”,这样的情况很少。学生在听的时候注意到:一要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不插嘴,要听出别人发言的要点。有意见的要等到别人说完后再发表;二从总体上把握别人发言的要点;正确领会别人解答问题的思维策略,采用的思考方法;三听别人表达的思想有没有不严密的地方,自己准备随时进行质疑或补充。
|
|||||
三、对本周研究实践中的思考
提问不等同交流,在课堂上提了足够多的问题,学生都给予了回答,课堂教学的交流不一定就成功了。这些提问通常变成了一种固定的“一问一答”式,即教师接连地提问,学生习惯性地举手,然后教师点名,学生回答,教师补充讲解,再提下一个问题……在这样“一问一答”的教学中,学生只会跟着教师的思路走,没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这只是一种形式上的交流。交流方式应为多维互动而不是单向线性。这就需要教师有意识的进行培养,需要教师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指导,以此提高学生课堂数学交流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