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课题个案追踪记录表
时间 |
2010年3月 |
学生 (群体) |
六(1)班学生 |
研究 教师 |
蒋敏杰 |
一、本周我在组织高质量课堂交流中的亮点: 1.在新授活动中,我尝试策划引行的方式即由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指向于目标达成,在圆柱与圆锥休积计算中得到了好的体现。 2.教师针对性的回应反馈进行了训练。比如学生的发言中的引申话题。“还有其他的立体图形可以这样来分析吗?”拓展让学生理解直柱体的体积计算方法。 3.开展的活动课面积的变化,通过学生互动交流,教师进一步明确服讲与不讲的关系。 (1)效讲授可以调节学生交流方向 (2)问题小结中必须要有教师的最后陈述,并逐步由学生完成 (3)在核心问题的设计中要关注到教师的可发挥度,不需过于确定。
|
|||||
二、本周研究学生(群体)在交流中呈现的状态: 1.学生对于立体图形的认识中由于存在于思维活动中,所以交流中的数学语言表达还有准确,有些问题。 2.学生能相对主动的交流自己感谢兴趣的话题,可是对于较为抽象的圆柱与圆锥的体积变化关系的交流还存在一问题。 3.高年级学生的交流还没有体系的形成,存在一种是非问答的状态。
|
|||||
三、对本周研究实践中的思考 在本周的研究中个人觉得六年级学生在主动性方面还有待加强。需要提供更为合适他们学生风格与方式的内容问题,来提高刺激他们。 1.加强前期的策划。提供可供交流的话题。这个话题还要小一些,逐步放大。 2.注重开发二次交流的功能。即交流后的再次小结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互动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