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全力推进着品牌学校建设,“让教师真切享受职业内在的尊严和幸福” 逐渐成为我们共同的教育理念,“打造研究型教师团队”开始成为我们共同的价值趋向。随着创建实践的推进和深入,我们愈发感到致力于教师成长发展是最具针对性和可持续性,培养一支既有安身立命的技能、又有教书育人与反思研究素质能力的教师团队,是学校实施主动发展与学校党建所面临的一项长期任务,更是和谐社会建设背景下一项富有战略意义的创新工程。目前,我校新一轮三年主动发展规划即将开始论证和启动,紧紧抓住教师专业成长的命题,立足“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发展视野,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全面规划和科学实施,通过连续不断的探索努力与工作实践,形成更为完善更为丰富的工作序列和活动体系,呈现体现教育自身魅力、具有普遍认同意义、且有辐射和引领作用的亮点与特色,从而,让学校主动发展和学校党建工作更加顺应时代对教育的要求,更加关注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更加有利于激发教师生命历程的成长,更加彰显教育的社会公益性价值。
一、指导思想:教育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能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局小的教育要走向“师本”,以教师为本,为教师创设有利的成长环境,充分满足教师专业成长发展的需求,让教师在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过程中获得自我生命的成长,从而真切享受职业内在的尊严和幸福。
二、主要工作:围绕“提高学科素养,享受职业幸福”主题,设计安排三个方面的主要活动。一是提高学科知识。通过阅读理论专著、积累专业理论、拓展专业视野三个方面学习充实学科知识。二是提高学科技能。通过制定特色项目、参加课题研究、形成教学基本功三个方面训练提升学科技能。三是提高学科思维。通过完成或发表教育教学论文、承担学科培训任务、建立个人网页、教育博客三个方面培养增强学科思维。
三、主要举措:一是开展广泛的调研活动。了解和明确党员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制定党员教师学科素养提高的计划书,促进教师自我成长。二是建立党员教师教育教学反思制度。撰写教学后记、教学日记、教学案例评析,养成自我反思的能力。三是完善党员教师研讨制度,创设教师学习研讨的环境。提供书报资料,推荐阅读文章、建设学术研讨室,开设学术交流网页,精简会议时间,为教师的学习和研讨提供时间和空间的保障。四是实行“名教师培养导师制”,聘请专家、学者、名师与党员教师骨干结对子培养。五是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新基础教育”研究院建立合作关系,积极参与“新基础教育”的研究活动,增强教学实践与科学研究的能力水平。六是定期推出教学观摩活动。青年党员教师每学期推出教学公开课,全面反馈“解读教材文本、设计学习活动、学科特色项目建设”等成效,增加实践磨练与同伴互助的机会。
四、预期成效:经过三年的努力,局小党员教师实现三个转变:由“教书”向“育人”的转变、从“教会知识”向使学生“学会知识”转变、从使学生“接受”到“创造”的转变。局小党员教师成为教育理论的探索者、教育反思的实践者、教育工作的创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