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深化改革之路迈进
还记得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时强调:“中国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今天,我们已经清楚的认识到,面向未来,一个日益彰显生命力的社会制度将如何坚持和完善?这是摆在中国当前、与每一个百姓命运紧密相连的重大现实问题。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推动制度创新;从实际出发,及时制定一些新的制度,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十八届三中全会有关教育方面的改革举措让众人看到了希望: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一考定终身”、取消文理科······这也同时让我们深深感到教育方面的改革进入了“深水区”。我们切不可以为此沾沾自喜,以为这样的改革就一劳永逸了。别的不说,从制度的出台到具体的落实实施,中间要走很多环节,怎样保证这些环节延展既定目标实施是一个关键问题。
国家的富强离不开人才,人才离不开教育,良好的教育制度和体系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虽然改革的道路依然困难重重,但难能可贵的是透过这次改革,我们看到了曙光,看到了信心和希望!
“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到了啃“硬骨头”的时候。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作为教育条线一份子的我们必须顺应历史潮流,把握发展大势,攻坚克难,突破自我改革与发展的瓶颈,把“改革蓝图”落到实处。
“改革巨轮”如何破除前行道路上的重重障碍,顺利驶向彼岸呢?我们必须发扬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钉钉子精神”,用我们的智慧和能力为年轻的生命多注入一些激情,多创造一些体验,多赋予一些憧憬,让我们的生命在发现和唤醒生命的潜能中发出光和热。。
当然,钉钉子不是一锤子就能钉好的,它需要我们认准目标后,一锤一锤接着敲,直到把钉子钉实钉牢,钉牢一颗再钉下一颗。全面深化教育改革更是如此,它既需要我们认准目标,连续不断地解决改革与发展道路上的各种问题,更需要我们在工作岗位上高标准,严要求,认真履职,注重实效,落实到细处就是每天备好上好每一节课,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潜力,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虽然未来改革之路上还有诸多艰难险阻,但只要我们每个人始终做到“不越位、不缺位、不错位、肯发扬“钉钉子精神”,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既在布局谋篇上“一盘棋下到底”,又在攻坚拔锐上“一竿子插到底”,我们定能破除发展道路上的重重阻碍,闯过改革之路上的道道难关,顺利实现两个“百年目标”。
有梦想的人生洋溢着幸福,有梦想的国度充盈着希望,拥有坚实的制度保障,梦想就能插上腾飞的翅膀。我们期待并坚信:紧握改革这把“金钥匙”,树立创先意识,在学习中进步,进步中学习,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以高标准、高效率、高水平的工作业绩回报社会。在实践中不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一定能迎来实现民族、国家、个人梦想的美好明天。
局前街小学 陈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