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届三中全会针对教育改革,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本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的教育改革深化方针,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教育之本在于育人,育新时代的人,育有社会主义价值追求的人,育勇于担当,勤于思考,善于实践的人,育全面发展的人。
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就是要在“儿童立场”下,发展每个人的道德品性。
立德树人,坚持思想道德建设,其根本在于培养怎样的符合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的人,这样的人不仅是具备专业知识与创新精神,更在于他有一颗炽热的中国心。有怎样的道德,就以怎样的方式引领人,作为教师,其身正,言传身教才为正道,我会更加关注自己的一言一行,用规范、道德的行为准则做事,用高尚的品格与品性与人交往,与学生交流。我将通过课堂教学,以育人的核心要素,帮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去思索新的方式,形成新的理解。“儿童立场”下的学科教学,注重的是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关注的是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良好的品性来源于日常氛围,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我的行为将对学生的道德形成起积极的影响。“每日三省吾身”,作为党员,更要每时每刻去反思自己的问题,从问题中改正,从问题提出新建议。
2.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就是要在“儿童立场”下,发展每个人的核心道德。
教师的学科教学素养是作为教师的基本要求,但决不是全部。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心中有党、心中有学生,更为重要的是心中要有教育追求的价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为核心的教育,就是要在学科学习的基础,进一步思考如何发挥核心价值功能,使学生的学习更具生命活力。这也就需要作为教师的我,将学科知识学习与思想道德相结合,将学科与价值观形成相沟通,千方百计地创设现实情境,让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去体验、成长,形成个人理解基础上的价值体系,形成核心道德。
3.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教师的教学要形成适合并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方式,通过系列化的实践促进,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形成相应的能力与思想。作为教师的我,会在工作中进一步创新教学内容与形式,将教育信念与实践思考融入到整个教学工作中,“思”与“行”的沟通,促进宪政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社国积极情感,并将其情感与信念纳入到后继的学习中,形成强大的生命力。同时,责任感的形成,我将继续以现实场景为先,通过个案分析与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合作、谦让、质疑、实践的行为方式与实践能力。
十八届三中全会并我们描绘了教育改革的宏伟蓝图,着力于人的发展的义务教育,作为教师我感受到自身的压力与之相对应的努力。我需要进一步强化理论学习,夯实教学基础,激发学习兴趣,提供智力支撑,开发学习内容、激活学习动力。通过课堂内、外不同的学习活动组织,让每一个孩子在学校内获得丰富的成长体验。爱每一位孩子,让他们体验成长的过程与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