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校务公开>>工作总结>>学校工作总结>>文章内容
2004学年第二学期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06-02-17   点击:   来源:   录入者:佚名  

求真务实,科学推进学校品牌建设

 

2004学年第二学期,是学校科学推进、深入实施《创建品牌学校三年发展规划》的一学期。在《创建品牌学校三年发展规划》中期评估的基础上,学校正视目前存在的问题,积极进行再度策划,以“新基础教育”研究为契机,改变师生的行走方式和生存状态,构建现代学校制度,提升学校存在的价值。从而,促进了学校、老师和学生主动健康地发展,加大了品牌学校建设的力度。

一、围绕生活育德,构建新型的德育工作体系

1、创新德育工作管理模式,引导教师自主工作

本学期,学校德育工作管理思路是:校长室提出德育工作的目标和思路,教导处、大队部围绕着德育工作目标和思路进行深入的理论宣传,开展广泛的调查研究,指导年级组、班级制订学期建设目标,年级组长带领班主任和各科任教师创造性地实施。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学校德育工作管理部门的职责是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指导落实学校德育工作目标,总结、发现和推广成功的经验;年级组组长、班主任老师充分发挥自主性,努力改变过去“等、靠、要”的思维习惯,主动规划,在认真分析所教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特征的基础上,设计创造性的工作措施,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

学期初,学校就策划并召开了德育工作会议。会议就如何依据《创建品牌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围绕学生生活育德,构建局小德育工作体系”这一主题展开了积极的研讨,并出台了一系列制度条例,引导全体教师把德育工作放在素质教育的首位,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此次德育工作会议,改变了以往工作布置的做法,着眼于整体构建德育工作体系,组织教师对学校德育工作目标和思路进行了广泛的论证,并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指导,让每一位教师有明确的德育工作目标,并以此主动规划自己的工作,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实施策略,充分展示教师的个性魅力。

2、深化主题教育节活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

主题教育节是促进学生自主成长、发展学生个性的重要策略,是丰富学生校园生活、围绕生活育德的重要手段。为此,本学期初学校就对“局小杯”艺术节和体育节进行了全面规划:在内容上,重视文化熏陶,整合学校的春季田径运动会和学校“六一”庆祝活动;在推进策略上,进行广泛宣传,形成浓郁的文化氛围,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在学校的多个层面展开;在管理策略上,学校教导处主要承担活动规划和协调工作,由相关的教研组组长和骨干教师为总指挥全面实施。

经过全面规划,本学期成功举办了“局小杯”艺术节和体育节。体育节虽然跨越了两个月,历经了炎热、雷雨、五一长假,但丝毫没有减退学生的热情。在体育节里,没有一个孩子是闲着的,有的玩游戏,有的参与竞技比赛,有的设计节徽,有的设计体育板报,当小秩序员……大家各司其职,各领风骚,体育节成了每个学生自己的节日。学生们享受了运动的快乐,享受了成功的喜悦,享受了合作的幸福。

在多姿多彩的艺术节中,为了让每个有才艺的学生有展示自我的机会,学校不仅为他们提供了舞台,而且还为这些学生提供了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六一”儿童节中的才艺展示,让70%的学生走上了表演的舞台。

 “局小杯”体育节和艺术节,让学生们充分展示了自我,展示了自信,展示了他们的创造力,学生成了活动的主角。而班主任老师全程关注,与全班学生实现了经验的共同体验,并切切实实地实现了多元化的评价,满足了学生的需求,促进了学生的成长。

3、深入开展“感激教育”,为学生打下亮丽的精神世界底色

“感激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品牌,已经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感激教育”已初显成效。本学期的“感激教育”以“唤醒真情、回归生活、关注细节”为策略,积极探索学校教育影响学生文化心理的策略。一方面,学校成立“感激教育”课题组,进一步完善“感激教育”的理论框架;另一方面,大胆探索“感激教育”的实践操作策略,试点开设“感激课”和进行学科教学“感激情感”的渗透。在全面孕育“感激情感”的基础上,着重抓好“学会回报”这一环节,增强学生自主成长的动力。

今年5月,学校成功地举办了首届“感激节”。“母爱如海深,父爱似山高,真诚行动来回报……”在早晨的升旗仪式上,1800多名学生齐声朗诵“感激辞”;中午活动时间,一对对“临时组建”的兄弟、兄妹、姐妹、姐弟们手拉手在一起玩耍、做游戏、表演节目,互送自制的“感激卡”,体验到了“感激,从我们身边做起”的主题;下午的感激课上,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回忆、诉说并感激着父母对自己无私的爱,懂得了父母也同样需要关爱的道理,体会“感激亲情、学会关爱”的主题;放学后,全体教师进行了“‘我和感激教育’主题论坛”活动,老师们围绕“我所认识的感激教育”、“我的感激教育故事”、“感激教育成效之我见”等方面畅所欲言,“民主、平等、润泽”的研讨活动,不仅为局小感激节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更是构建了一种新的局小校园研讨文化……“感激节”的设立,是学校在探索“感激教育”实施策略的过程中,“形式和内容并重”的思路的体现,“感激节”既是对学校感激教育的阶段反思,同时也是对“感激教育”继续深化的一种推进。

4、科学推进“文明素养塑造工程”,提升学生的文明素养

学校“文明素养塑造工程”的目标是通过“文明礼仪、文明语言、文明交际”的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让局小学生形成鲜明的形象特质。一方面,本学期针对局小学生的现状制订了《局前街小学学生一日常规》,建立从上学、晨间、课间、午间、课堂到放学的文明规范,坚持“低起点、严要求、重情感”的培养策略,引导学生自我规划、自我教育,并试点实施“局前街小学学生成长的脚印”,让文明素养的养成教育整合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资源。另一方面,本学期逐步建立形体课的课堂常规,开发和研制文明礼仪、文明语言、文明交际等系列校本课程,课程化地实施“文明素养塑造工程”。

在“文明素养塑造工程”的推进过程中,教导处与大队部以星级中队评比为抓手,引导班主任注重细节,研究对策,积极实施对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在实施过程中,班主任老师创造性地制订班规、每周常规,拉近了学生与《局小学生一日常规》的距离。并且尊重儿童的权力与感受,讲究教育的艺术性,重视自我教育的培养,及时地表扬和鼓励,耐心地等待,在学生文明言行的培养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晨间、午间、放学的管理,形成了秩序井然的良好氛围。

5、研究和建设班主任工作规范,提高班主任专业化水平

本学期,学校的德育工作在“围绕生活育德”的理念指导下,加强了班主任队伍建设,引导班主任走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一方面,引导班主任学会精神关怀,让班主任的教育工作体现对学生生命的关怀,学会关心、理解、尊重和信任学生。另一方面,学校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实行《局前街小学班主任工作考核细则》和《局前街小学班主任工作研究记实》,建立学校班主任工作规范。每月班主任例会的召开,逐步改变了班主任“共性有余,个性不足”的状态。班主任从研究班级现状开始,自我构建班级建设目标,规划班级环境建设和制度建设,设计学生喜爱的班级活动,以学生成长需求为内容的班级评价体制也已崭露头角。

同时,本学期的少先队活动组织广大班主任进行课程化设计,以明确的课程目标、规范的课程实施行为、多元的评价机制开展学生的春游活动和主题教育节,提升组织教育活动的能力。目前,局小为数众多的班主任学会了从构建活动目标、设计活动方案、创造推进策略、进行活动反思等方面,引导学生在不同的活动中获得不同的收获,有的班主任还创造性地通过班级网页的建设,增强活动的教育功能,促进了学生的成长。

二、引领文化建设,探索个性化教师培训策略

    本学期,遵循“人本管理”思想,本着在成事中成人的原则,学校教科研工作立足于学校教师发展文化的构建。

1、畅沟通明目标,构建教师发展网络

在教师制定三年发展规划的基础上,本学期进一步帮助教师修订个人三年成长计划,并指导每一位教师根据自己的发展情况制订2005年度成长计划,初步在校园网建立了教师成长档案袋,实现教师发展性评价的电子化管理。通过阅读、分析,为每一位教师确定了发展平台,构建了全校教师发展网络。在明确教师发展现状和发展目标的前提下,努力为每一位教师实现自身发展提供差异性帮助。

2、细梳理精选择,开发利用教师资源

为有效开发学校特有的本土资源,在上学年开发管理已退休教师(盛云翔、蒋纯)教育教学思想的基础上,本学期我们细梳理、精选择,继续在开发和管理学校教师的“无形资产”上作了大胆尝试。

1开发利用在职中老年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

中老年教师,也许没有正规大学的文凭,也许没有什么高深的教育理论,但她们的教育行为却闪烁着教育的智慧,她们的言谈中渗透着朴素的教育理论,她们具备实践中的真知,并且与时俱进,积极探索教育教学的改革。他们,在局小不同的发展时期,都以其特有的风采成为局小改革发展进程中最美的风景,是局小的宝贵财富。为此,学校组织青年教师写中老年教师的故事,编印《中老年教师教育教学故事专辑》,组织“中老年教师课堂教学展示”和“青年教师与中老年教师的互动现场研讨”。“中老年教师教育教学思想研讨会”的召开,是对局小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是对局小精神的追寻,是对变革力量的集聚。

2)开发利用各层面在职教师的实践智慧

教师每天都在从事创造性的工作,如何根据教师的需要及时提供有效的帮助,是本学期工作的一个重点。本着“亲近课堂、亲近教师、亲近学生”的原则,重视捕捉在实践中呈现出的典型的教师成长个案、典型研究个案……利用教师集会时间或校本培训的集中时段,组织故事交流,如《走进清华——寒假机器人冬令营》、《新基础教育研究》等交流。这种交流以其特有的故事性和同伴的亲近性,深深地吸引着教师,也触动了每一位教师。案例式的引领激发起教师们改变工作方式的研究热情。

3、巧布局妙经营,努力营造办公文化

团队和组织的文化氛围和价值追求对身处在其中的每一个成员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而且来自同伴的影响,往往比行政的要求更乐意接受。在某种文化熏陶下,教师们会自觉地主动地悄然改变自己的心智模式,从而形成新的组织文化。

1)培训教师均衡分布

在安排教师外出培训时,有意识地对不同年级、不同办公室的教师统筹安排。无论是参加“新基础教育”研究的专题研讨,还是参加其他实验学校的研讨活动,每一个外出的教师学习回来,就是一个信息的传播源。通过办公室的主题闲聊,在闲适中传播了信息,营造了办公文化。

2)工作重心由上至下转移

本学期,我们尝试以项目的方式推进部分工作。如《局小教育》的创编等。我们大胆聘用德才兼备的教师担任项目负责人,实现了办公重心由上至下的转移。由于项目负责人都是教师,身处在不同的办公室和不同的年级,办公室的老师和她们共同经历项目完成的过程。项目的实施过程成为开放的自觉研讨过程。无论是《局小教育》还是《中老年教师教故事专辑》的编印策划,整个项目组的老师会聚在办公室一起研究,一起策划。办公室的老师会自觉参加讨论,提供决策支持。当整个办公室的老师都共同融入了某个项目的工作过程时,办公室就形成了新的主流文化,营造了一种教师发展的场文化。

4、重需求谋多元,拓展延伸研讨平台

围绕教师发展,学校重需求谋多元,努力为教师发展提供充分的机会和采取有效的措施,并为教师进步创造条件。

1)核心课题引领

学校通过组织校级层面核心课题组的研究,实现学校思想和理念的引领。学校先后组织了江苏省十五省级滚动课题“‘感激教育’的研究”的立项、论证工作,并负责具体推进工作的策略指导和阶段推进工作的总结;组织了常州市教科研课题“理解教育模式的研究”的立项工作,并以课题中心组的形式推进。

20053月,学校进入“‘新基础教育’研究”课题组。学校精心设计了课题方案并有计划地安排首批实验教师参加每月的“‘新基础教育’专题研讨活动和综合研讨活动”,组织了两次“‘新基础教育’研究”的专题讲座和一次分学科讲座,成功组织了面向专家组的首次“‘新基础教育’研究” 研讨活动,使得研究工作在学校全面展开。

2)主题研讨聚焦

除了核心课题组的研讨平台,学校还组织了相关主题的系列研讨,如《课堂规则的重建》等,从开放的学科发展中心综合活动时宏观的主题沙龙,到网上的开放大讨论,再到语文数学教研组分学科的深化讨论,进而到各教育教学杂志上专家高屋建瓴的引领。随着主题研讨逐步走向纵深,教师们对相关主题的认识也逐步得到提升。

3)网络平台拓展

随着校园网的改版升级,教科研频道的资源和管理得到了有效开发。校园网上建立了“在线研训”、“焦点透视”、“新基础教育专栏”等频道。“在线研训”栏目中有“校长阅读推荐”、“理论前沿”、“新书导读”,还有教师外出学习后的学习心得以及报告概要。

随着“在线研训”栏目的开设,为教师的学习提供了更便捷、更开放、更自由的学习时空。为信息互换、理念引领、思想碰撞……提供了有效平台。

随着“焦点透视”栏目的完善,根据学校理论导读、学校改革的主要思路和举措、主要研讨活动或主题论坛的情况,开设研讨专题。本学期“焦点透视”栏目组织了“新基础教育研讨会专题论坛”、“中老年教师研讨会专题论坛”、“‘感激节’研讨活动专题论坛”、“如何开展真实有效的德育”、“新学业评价与管理之我见”等研讨活动。网络论坛的开设,实现了讨论对象的公平性、广泛性,更实现了讨论时空的无限性,有效弥补了现场研讨的不足。同时,为开发教师无形资产,创生丰富的智力资源提供了平台。

另外,实验组还在校园网开辟了“新基础教育”专栏。学校有关 “新基础教育”研究的方案、计划,以及每一次研讨活动的安排、花絮,还有每一位外出参加“新基础教育”研讨活动的教师的随笔,每一次参加活动时所听的专家报告……都会出现在该栏目中。这一栏目的创设和管理为“新基础教育”研究力量的辐射和集聚提供了有效平台。

4)创办《局小教育》

本学期起,学校创办《局小教育》,以记录局小发展的历程,交流教师成长的故事,延伸实践背后的深思,激荡教师研究的热情……通过开设“管理视窗”、“德育天地”、“教育视点”、“教海探航”、“案例引路”、“专题论坛”、“人物风采”等栏目,为局小教师的发展创设更丰富的交流平台,并实现了对校本研究和校本培训机制的进一步补充。它的创办将让局小的文化和精神通过具体的载体延伸扩展,通过文本方式交流思想和实践智慧,实现主题引领,弘扬主流文化。

5、重激励严考核,引领学校主流价值

在实施校本培训过程中,制度创新和评价跟进,是教师发展的有效保证。随着学校和教师发展的需要,学校首先设立了教育教学成果奖。通过“论文”、“研究课”、“评优课”、“素质竞赛”、“项目奖”、“课题奖”、“辅导学生”等奖励项目的设立,有目的地引导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改变自己的存在方式,鼓励教师根据自己的教育实践,结合自身教育特点,咬准一点,持之以恒地努力,争做研究性教师或特色教师。

另外,本学期学校进行了“校本培训菜单制”的尝试,并通过了“校本培训学分制考核办法”。围绕“参与式培训”、“理论学习”、“专题研究”三大项目,设立了具体的学分考核办法,对“课题研究”等项目的管理和考核也有了更具体的要求。学期结束,学校根据“校本培训考核办法”严格考核,及时反馈,真诚沟通。根据不同的学分,教师将获得不同等级的奖励,开发了评价的激励作用,有效引领了教师发展的主流文化。

三、采取全新策略,夯实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基础性平台

课程部是一个全新的部门,本学期本着“搁置疑惑,先干一步”的指导思想,开始了课程部的奠基性工作。

1、以项目推进的方式展开课程部的奠基工作。

1)“先行试点,逐步推开”,试行《成长的足迹》学生成长记录册。

本学期,学校在每个年级选取一个班进行《成长的足迹》的试点。由于采用了这样的推进策略,因此在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阻力较小,每位实验教师都能满怀激情地投入这项开创性的工作中去。在这学期进行的实验教师座谈会中,教师的发言证明了教师开始投入到扎实有效的实验性研究中去,并且摸索出了一些可行性极强的操作性策略,并且对《成长的足迹》有了更为科学的认识。

2)“组长负责,分工合作”,拟订学校课程方案和校本课程实施指导纲要。

这项工作是课程部工作的基点,缺少了这一步工作,很多事情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本学期组成了五个项目组,由组长负责,协同各方力量,结合《学校三年发展规划》,拟订出了学校课程方案(讨论稿)和两门地方课程、两门校本课程的实施指导纲要。

3)“由点带面,星火燎原”,探索校本化实施国家级课程的途径和策略。

首先,扫除认知障碍,肯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朴素的探索(如音乐组和科学组在课程资源开发和整合等方面的探索),让每位教师明白其实校本化实施国家级课程离我们很近。其次,梳理探索历程。既然很多教师在课堂中进行过这样那样的探索,但从来没有通过反思来规划、整合自己的校本化实施国家级课程的工作,因而积极引导教师梳理探索历程。最后,改变以往“单打一”的局面,进行全面的课程内容的二度开发和建设工作,围绕学校“生命关怀”的办学理念,根据学校的育人目标,全面建设我们的课程资源,以构建满足差异的课程内容体系。

2、以广泛参与的形式拓展课程部的关注视野。

课程部工作能够真正取得实效,关键是看课程部的工作从多大程度上参与并引领学校的主流文化建设工作。因此,课程部的工作应该更具备整合性和全局性。通过协调互动,广泛参与来实现课程部的理想。

1)关注自我教育,寻找德育的基点。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学生已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究竟以怎样的方式来进行学生的养成教育和文明礼仪教育?这是每一个从事学校教育工作的人都必须面对的问题。局小学生鲜明的个性特征决定着我们再也不能沿用以往的“管”、“堵”、“压”的德育方式,而应该逐步尝试引导学生通过“自我教育”的方式,以丰富的体验活动为载体,提升学生的自我规划、自我反思、自我评价的能力,从而使学校的德育工作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为此,学校课程部成员拓展自身的关注焦点,通过专题讲座和实践反思等多种形式,逐步改变教师的“德育观”,让教师的德育价值观和过程观有了明显的转变。

2)融入教育科研,寻找科研的落点。本学期,课程部在推进各项工作的时候,始终坚守“科研是第一生产力”的信条,积极营造教科研的“草根文化”——让更多的教师享受到研究的幸福和成功,从而唤起更多教师的教科研热情。

首先,课程部在组建项目组的时候,充分考虑“草根化”,杜绝纯粹的“精英化”。为了使教科研工作回归到“培养人”的基点上去,课程部敞开门欢迎每一位有识之士的参与。实践证明,所有参加项目组的成员都不同程度地焕发出了更多的工作激情。“舞台有多大,成长就有多大”。《成长的足迹》的试点推行对这句话作了最好的诠释。

其次,课程部融入到了学校的各项教科研活动中。工作中,课程部遵循“舆论先导、先行试点、总结经验、逐步推开”的原则,注重“舆论先导”的作用。因此,课程部成员在参加学校各项教科研研讨活动时,都能立足课程建设,在“宏观”层面上谈想法,在“微观”层面上说做法。这样的操作策略是成功的,通过参与这些活动,部分教师开始接受课程部的工作,也进一步唤醒了教师的“课程意识”,教师开始普遍认同“课程化设计”等新鲜的词汇,这些都为以后课程部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3)参与主题节策划,寻找活动亮点。搞活动是学校最常用的德育手段,但长期以来,由于缺少对活动的课程化设计,因此很多学校的学生活动陷于“为活动而活动”的泥潭而不能自拔。为了彰显活动的培养目标,课程部成员积极投入学校的主题文化节的各项工作,献计献策,并为此作了大量的奠基性工作。为了打通学科教学和德育工作的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局前街小学教育集团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局前街174号    E-mail:czjqj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