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校务公开>>工作总结>>学校工作总结>>文章内容
2003学年第二学期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06-02-17   点击:   来源:   录入者:佚名  

实施规划  主动发展  创建品牌

 

2004,是我校实施创建品牌学校三年发展规划的第一年,我们紧紧围绕常州市教育局2004年度工作意见和学校三年发展规划,根据学校具体情况,对目标进行了分解,制定了年度实施计划。这一年来,学校以规划作为目标导向,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    科学管理理念带来了新变化

(一)积极营造宽松宽容的人际环境,实施人性化的管理

    1、以人为本,视教师为知己。工作密切联系群众,虚心听取教职工的意见,积极为教师提供优质服务,尤其是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创设条件、提供帮助,促进教师自主发展。

2、保持一颗公心,坚持原则,和教师等距离交往。用欣赏的目光看待教师,放大教师的优点,缩小教师的缺点。

3、节假日走访教职工家庭,了解教职工的家庭生活背景。主动关心教职工的生活,尽力解决教职工的困难。

4、任人唯贤,充分给予中层干部自主工作的心理环境和时空环境,从而调动中层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发挥其创造性。学校重大事情,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集体研究决定。

5、始终用研究的目光来对待教育,对待管理,研究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和教师的心理,研究教育的规律和管理的规律,为儿童的全面和谐的可持续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服务。

(二)努力构建现代化学校管理制度,依据制度进行管理

1、广泛征求意见,修订学校常规管理制度,构建适应新课程发展的常规管理制度。

2、改革学校干部管理岗位,拟增设课程和教学部、资源部、信息技术部等适应新课程的机构。

3、学校管理干部竞聘上岗。

4、改革了奖金考核制度,奖勤罚懒,奖优罚劣。

二、德育工作开创了新局面

(一)“感激教育”为学生的成长打下了亮丽的精神世界的底色

为了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小学德育工作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围绕学生生活育德,学校敏锐地捕捉到学生思想道德的状况,构建了以“感激”为主题的德育系列。学校根据学生的情况,首先初步构建了“感激教育”系列:

感激生命,学会珍爱;感激他人,学会关心;感激未来,学会憧憬;

感激挫折,学会坚强;感激环境,学会爱护;感激机遇,学会把握;

……

与此同时,学校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道德发展规律,采取多种形式来实施“感激教育”。

1、“环境熏陶”,营造浓郁的德性氛围

    学校围绕“感激教育”,首先开展了根据围绕主题设计宣传标语的系列活动。如在“感激校园”的主题活动中,学校先组织学生开展“我喜爱的校园”征文评比,在此基础上征集以“感激环境”为主题的校园标语和广告语。学校把孩子们创作的校园标语进行了张贴,并利用学校橱窗进行交流,营造了浓郁的德性环境。

2、“活动强化”,体验真切的幸福生活

学校开发并利用一切有效资源实施“感激教育”,让学生用纯朴的心灵去体验每份爱,感激每件事。首先,每个月,学校结合“学雷锋纪念日、三八妇女节、清明节、劳动节、儿童节”等节庆日,开展“懂得感激,真诚回报,自主成长”的主题教育活动。如:“儿童节”,学校引导学生组织“谁让我们拥有愉快的童年”的讨论,了解父母为自己的成长所付出的艰辛,了解社会对少年儿童的关怀。全校学生自发举行跳蚤市场,并发出了“爱心捐助”的倡议,用所捐的五千多元钱成立了“爱心基金”,帮助经济有困难学生。

同时,学校还结合学校发展的新变化、新举措,如“科技节”、“艺术节”等内容,组织相关的“感激教育”主题活动。如:开展了“感激军训”的征文演讲比赛 ……

学生在活动中真切地体验着幸福,在活动中主动萌发感激之情,在活动中自觉形成感激之行。

3、“故事感染”,萌发感激的道德意识

围绕“感激教育”,学校大队部和语文组、图书馆联合推出了“读感激故事、写感激故事”的系列活动。学校发动教师、学生共同寻找身边的“感激故事”,写“感激故事”的同时,组织大家收集各种文本的感激故事。在寻找、写作、摘录、收集的基础上,学校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阅读特点,编印《感激故事》。阅读启迪学生的智慧,阅读更使人丰富,阅读丰富着学生的情感体验,提升着学生道德情感。真切感人的故事,焕发起学生正确的道德意识。

一个个具体感人、睿智明理的故事,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了思考,懂得了感动,在潜移默化中转化为感激的行为。

4、“演讲激情”,抒发真挚的德心情感

每一个学生每天都沐浴着爱的阳光,无论是父母的养育之情,师长的关切之爱,还是朋友的嘘寒问暖,或者只是陌生人的一个帮助……学校根据学生的学习生活,利用国旗下讲话、红领巾电视台、班队活动、年级联合活动等阵地,开展了一系列的主题演讲活动,帮助学生寻找幸福,感受幸福,珍惜幸福。

 “感激书籍,学会求知”;“感激军训,学会坚强”;“感激生命,热爱生命”……一句句肺腑之音,一段段真情告白,打动着孩子们的心,调动着孩子们的情,鼓动着孩子们的行。  

5、“课程渗透”,形成具体的德行文化

   “感激教育”作为学校的文化精神的重要内容,作为学校的德育核心,不是孤立地作为一种教育形式存在,她融合在学校的每一项教育教学活动之中。所以,学校根据“感激教育”的核心理念,开展了课题研究, 把“感激教育”与课程教学有机渗透,课程化地实施“感激教育”。

围绕“感激教育”的主题,教师在进行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结合“爱护公共设施”、“自觉爱护公共财物”、“保护人类的家园”、“珍惜生命” 等相关主题,进行了有机渗透。语文教师在语文课程中结合“我要报效我的祖国”、“走,我们去植树”、“这条小鱼在乎”、“真情的回报”等有关主题渗透“感激教育”的精神内涵。学校还把“感激教育”渗透进课程评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句学会感激地宣传标语”,就是今年局小六年级语文模拟测试中的试题。在考核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同时,语文组还在选文时与“感激教育”有机结合。如《我为弟弟哭六次》这篇文章就让每一个阅读者为之动容:“为了姐姐对自己的一次帮助,弟弟用一生来报答自己的姐姐”,这一感人情节,让孩子们深深地懂得了“学会感激”的深刻含义。

通过与各课程教学的结合,通过与孩子学习生活的有机融合,“感激教育”的文化精神渗透到孩子们生活的每一个方面。课程渗透让感激教育有了植根的土壤,课程渗透让学生在具体的鲜活的学习实践活动中学会感激。

随着“感激教育”的深入,孩子们伤害他人的行为少了,遵守秩序、学会自护的多了;孩子们之间的争吵少了,说的“谢谢”多了;在花圃里践踏花草的没有了,爱护公共设施的行为多了;不关心父母的少了,抢着做家务的多了……

感激教育将学生与他人和社会有机地联系起来,建构起一种道德化了的社会关系。“感激教育”让局前街小学的家长、老师、学生共同获得了道德的成长。

 (二)积极启动以“塑造文明素养的人”为主题的校本课程

1、开设文明形体课。学校在三年级开设文明形体课,并进行了课程化的实施。目前,在形体教师的努力下,课程与教材已基本建设完毕。今年,江苏省体育教研员工作会议在局小召开,与会代表观摩了三年级学生的文明形体课,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在形体课的基础上,学校健美操队还在市各级比赛中屡获佳绩。

2、开展文明礼仪、文明语言、文明交际等系列教育活动。学校通过各班“形象大使”的推荐、评比,组建“文明使者”志愿者服务队。晨间、课间、午间……一个个文明使者身披绶带,为学生文明导行,为学生文明导言。学校为学生提供了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成长环境,从对学生言行的管理,走向对学生文明素养的引导和熏陶。如学校为整洁的厕所里提供了洗手液和手纸,学生在使用中逐步培养了良好的卫生习惯,同时形成了文明素养;如学校在校园的空地上巧妙地设计了各种各样的游戏格,学生在创造性地进行游戏的同时,强化了规则意识、认识到游戏秩序的意义。

(三)拓展和深化了主题教育节活动。本学期,学校结合局小的育人理念,开展了“艺术节”、“读书节”和“体育节”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展示自我,深化认识,丰富体验,提高了素质。在此基础上,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兴趣,发展学生健康个性,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学校还在筹备学生俱乐部上作了很多筹备工作。本学期首先组建了学生机器人俱乐部、合唱俱乐部,聘请了艺术专家当顾问和导师,发展了学生的个性特长,让每一个学生都在参与和体验中获得发展。尤其是组队仅半年的机器人俱乐部,在省市机器人比赛中获得了骄人的成绩。

三、课程与教学工作引领新发展

1、成立了学科发展中心。学校成立了语文、数学、科学学科发展中心,形成了学校学科发展特色,总结了局小教师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流派,进行校本培训和校外培训。本学期开展了三次活动,召开了学科发展中心的成立大会和江苏省特级教师盛云翔老师的教育教学思想研讨会。

2、成立了“教学导师团”。学校聘请钟楼区原数学教研员、特级教师孙雅春,市教研室原语文教研员林纪华、张七中成立“教学导师团”,每两周一次来校指导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教师以年级为单位,开展课堂主题研讨活动,从而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他们主要在备课组蹲点,以教学现场辅导为主要形式,在听课、评课中帮助教师获得发展。

3、构建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教学秩序。学校组织了教师对以往的教育教学常规进行整理、分析,运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实践,在继承和发扬中大胆创新,加强备课组、教研组建设,转变备课组、教研组功能,逐步构建与新课程理念相匹配的新的教育教学秩序。

4、开展了“学生成长档案袋”评价和展示性评价的探索,实施,重考制、免考制、跳级制等评价制度的改革。

5、建设学校课程与教学资源库,组织教师自编适合本校学生的预习指导、练习设计和课外阅读。本学期,3-6年级的语文手册已完成。

四、师资队伍建设再上新台阶

(一)为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提供服务

1、和教师一起树立现代教育观和儿童观。校长亲自给教师作了两次讲座:《创建学习型团体,提高学校人力资源》、《实践  反思  提升——教师从实践走向智慧》;教师集会时间,不仅仅是布置工作,更多的是讲观念的转变;定期地推荐教育教学论文给教师阅读;组织教师就有关教育问题展开讨论,例如《我从军训看教育》、《如何充分发挥小红花的作用》等。

2、为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和教科研水平提供帮助。校领导人人坚持深入课堂听课,课后真诚地和教师交流,展开学术上的争鸣。调整教师的教科研方向,积极引导教师关注自己的教学和学生,扎实有效地开展校本研究。校长还精心地,不厌其烦地帮助教师总结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撰写论文,帮助教师修改论文百余篇,其中,有几十篇教师论文发表或获奖。

(二)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创设条件

1、积极创设让教师走出去学习的机会。教师外出学习一百多人次。教师学习回来,向全校教师作汇报,有效地扩大了受益面。

2、实行“名教师培养导师制”,聘请特级教师杨金林、陈文、孙雅春、林志明等专家名师与学校骨干教师结对子培养;请专家名师来校与教师对话交流,给教师上示范课,聘请了特级教师薛法根、徐斌来校上课,聘请了华师大、南师大的教授和《江苏教育》、《江苏教育研究》编辑部的老师来校作学术报告或者与教师交流。

3、积极创设同伴互助的机会。学校积极参与十五省级重点课题《中小学教师教学反思的行动研究》,建立教师教育教学反思制度,撰写教学后记、教学日记、教学案例评析,采用时动分析法剖析教学案例;完善教师研讨制度,创设教师学习研讨的硬环境和软环境,提供书报资料,推荐阅读文章,建设6个学术研讨室,开设学术交流网页,精简会议时间,为教师的学习和研讨提供时间和空间的保障。

4、以课题研究为桥梁,在开放的研讨中获得专业成长。学校每学年组织一次“我与特级教师同台比武”的对外开放活动。通过教学研讨、学术对话等形式,让每一个教师获得发展。学校组织青年教师与特级教师薛发根、徐斌举行了“对话、引领、成长——与特级教师共探新课程”的研讨活动。学校还通过专家评课、学术沙龙等形式,让教师与教科研专家面对面,从而获得理论对实践的指导,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对话。学校青年教师分别和《江苏教育》主编、记者;《江苏教育研究》主编等省市教育教学专家举行了6次学术沙龙。

(三)教师的专业成长已初见成效

1、教师“高人品”教育已深入人心。每学期让学生和家长对教师工作进行满意度测评,测评情况良好。“爱生故事”征文和演讲活动折射出教师师德修养的提高,学校还评选出“十佳爱生标兵”和“优秀爱生标兵”,作为教师的典范。

2、学校骨干教师的培养成效明显。本学期,有10名教师被评为常州市教坛新秀和教坛能手,有8名教师被评为常州市学科带头人和青年骨干教师。有一名教师被评为常州市特级教师后备人选。

3、教师在磨练中获得成长。一学期中,教师上市级以上公开课10节,代表学校对外开课11节,上校级研究课36节,有54篇论文获奖或公开发表。

五、体卫艺工作出现新气象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局前街小学教育集团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局前街174号    E-mail:czjqj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