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复习时间:2006年1月6日至2006年1月17日,共8节课。
二、复习内容:
① 小数和复名数;
② 小数四则计算的法则;
③ 小数计算中的简便算法;
④ 整数、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⑤ 简易方程的解法和列方程解数量关系稍复杂的应用题;
⑥ 求平均数。
三、复习目标:
1.通过小数和复名数之间的相互改写,使学生对小数有进一步的认识,并能进一步熟练掌握长度、面积、重量等常用计量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
2.通过复习小数四则计算,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四则计算法则及验算方法,能正确地求积和商的近似值,进一步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计算、加强检验的好习惯。
3.通过小数计算中的简便算法的复习,使学生能比较熟练、自觉地应用运算定律、规律,对一些计算进行简算,培养合理、灵活计算的能力。
4.通过复习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较熟练地进行计算;能比较熟练地使用中括号列综合算式解答三步计算的文字题。
5.通过复习简易方程的解法,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解简易方程的方法,正确地解含有三步计算的简易方程;通过复习列方程解稍复杂的应用题,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和思路,能正确解答,提高用方程解应用题的能力。
6.通过复习求平均数,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权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加权平均数的思路和方法,能求出数量关系稍复杂的平均数。
四、复习原则:
1.复习形式要多样,决不能以练习替代复习,要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通过组织讨论、合作学习等形式组织复习活动,让学生参与复习的全过程,巩固已学过的学习方法,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培养探索精神。
2.复习前,教师要对学生做到心中有数,要根据学生平时知识的掌握情况,如对概念、性质和法则等的理解程度,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哪些知识已经掌握,哪些知识还容易混淆,出错比较多等,制定出符合本班实际的、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复习时,既要注意帮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加以系统整理,又要突出重点,合理分配时间,避免平均使用力量。对学生掌握得比较好的部分可以少用些时间,对学生掌握得不好或出错较多的部分要多花些力量予以解决。
3.复习并不仅仅是知识上的重复,应该通过复习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对于学习比较困难的后进生,要帮助他们弥补知识上的缺漏,有针对性的加强训练,使他们通过复习能达到基本要求;对于学习比较好的学生,在复习中可以提出更严格的要求,复习时还要注意分层进行,先易后难,先概念后应用,先分项后综合,注意在掌握各部分知识的基础上,加强知识间的联系。
4.适当补充设计练习题,强化训练,进一步发展他们思维的灵活性,提高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具体安排。
1.学时安排。
(1)小数和复名数,以及小数四则计算的运算法则。(一学时)
(2)小数四则计算中积、商的近似值,运算定律在小数四则运算中的应用及简便算法。(一学时)
(3)整数、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和解简易方程。(一学时)
(4)列方程解数量关系稍复杂的应用题。(一学时)
(5)列方程解数量关系稍复杂的应用题和求平均数。(一学时)
(6)综合练习及评讲。(三学时)
2.出卷人员安排。
综合练习卷(一) 顾雄
综合练习卷(二) 高青芸
五年级数学备课组
吴小薇 高青芸 顾雄
2005年1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