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数学教研工作,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学校三年发展规划的指引下,以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促进学校发展为目标,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以校本教研为突破口,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深入研究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加强教育科研,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继续推进并深化课程与教育教学改革。
二、工作重点
(一)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1、本学期继续组织教师学习《数学课程标准》、《数学课程标准解读》等有关课程改革的材料,关注《江苏教育》、《小学数学教师》、《中国小学数学教育》、《小学数学教学》等相关杂志,充分利用办公室、图书馆的图书资源,不断加强业务学习,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2、组织教师积极参加教研组的“参与式”校本教研活动,本学期将请周志华和潘小福两位老师作专题讲座,加强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认识,进一步提高教研组老师的数学素养。
3、在学习理论、总结经验基础上,组织教师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本学期将继续组织参加省、市“教海探航”征文活动(6月中旬截稿,其他具体事项另行通知)。
(二)落实课堂教学常规
1、各备课组每周至少进行一次有效的集体备课活动,根据各备课组成员的具体情况组织安排,明确分工,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
2、继续以“学会倾听,善于表达、敢于质疑、勤于实践”为课堂教学的研究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每堂课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案,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焕发课堂的生命活力,力求把数学课上得生动、有趣,使学生乐学、爱学。
3、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对数学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研究,促使每个孩子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4、进行基础达标测试。
(三)继续推进课题研究
1、各备课组根据自己确立的研究课题继续开展研究。坚持上学期提出的“四重”:即重研究、重过程、重实效、重积累。
2、本学期一、三、五年级参加“问题”与“实践”牵手的系列活动,可以结合市“精品屋”比赛,准备一个单元或一个练习的设计,在一到两周内完成与之有关的上课与课题展示活动;二、四、六年级参加一个单元或一个练习的教案设计。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按个人三年发展规划目标,积极实施,逐年达成目标。继续开展青年教师专业发展互动小组活动,互动组成员配合学校帮助完成1-3年段的有关教具制作工作。
2、各备课组成员互相听课、取长补短,每人每学期至少听课20节。每人每学期至少上研究课1节(包括备课组内研究课)。30周岁以下教师坚持每天写教后记;35周岁以下教师每单元写教学反思;45岁以下教师每学期写2篇教学反思。
3、认真学习信息技术,争取顺利通过测试,并利用所学知识积极配合教研组完成数学教研组网页的建设工作。
三、日程安排
二月份:
1、参加一~六年级数学教材分析。
2、各备课组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
3、准备参加市“精品屋”比赛,定好内容。
三月份:
1、小学毕业考试研讨活动。
2、“华杯赛”初赛;少年数学文化传播系列活动优秀读者初评。
3、各备课组完成“精品屋”的教案设计。
4、参与式培训(主讲人:潘小福)。
四月份:
1、市青数会教学研讨活动。
2、“华杯赛”复赛;少年数学文化传播系列活动优秀读者复评。
3、一年级备课组课题研究展示活动。
4、组织互动组青年教师赛课(张丽东、顾雄、王小霞)。
五月份:
1、“华杯赛”组队参加全国决赛。
2、常州市小学数学优秀青年教师会课活动。
3、三年级备课组课题研究展示活动。
4、参与式培训(主讲人:周志华)。
六月份:
1、五年级备课组课题研究展示活动。
2、收缴论文,参加市组织的“教海探航”征文评比活动。
3、教学常规调研活动(基础达标测试)
4、确定参加常州市小学数学青年教师评优活动人选。
七月份:
期末结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