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科建设目标:
总体目标:
—— 建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积极主动的研究型的教师团队。
学期具体目标:
1、以备课组为单位,提供发展机会,营造积极向上的教科研文化。
2、中老年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特色。
3、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5名教师获“教学能手”“教坛新秀”称号。
4、争创市“优秀教研组”。
5、争取有10篇论文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或获奖,至少上研究课20节。
二、主要工作:
1、营造积极向上的舆论导向,促进数学组教师的进一步团结协作。
2、“亲近课堂 注重研究 智慧工作”。继续发扬优秀团队精神,继承上学期好的研究方式,从实践到问题,从问题到实践,从计划到反思,从反思到计划。开展让“问题”与“实践”牵手的系列活动,亲近课堂,提高教师的研究水平和研究能力。
3、继续采用参与式的培训方式,推广互动组成员的研究成果。重点内容依然是学习新课标的内容结构和体系安排,从最基本的元素入手,真实、有效地从点滴做起,提高教师的业务素养。
4、开拓进取,探索新的研究领域。以一个练习或一个小单元为单位,从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等多个层面展开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开拓以往研究课不上练习课的盲点,结合课堂教学实际,多纬度的展开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提高教学质量。
5、持之以恒加强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在过去的一个学期,这方面的工作落实不到位,本学期要加强教学常规的考核,重点考核备课、集体备课以及作业批改的情况。
6、构建资源共享的管理及资源软件体系,逐步逐年减轻教师负担。
首先,带领老师自制学具,并建立学具管理办法,使得教师制作的教具学具不遗失,充分发挥它的效益。
配合信息部,初步构建数学学科电子文档共享资料库,及时丰富教学频道的教学资源,为数学老师的学习发展服务。
四、工作策略:
u 重规划——期初确定学科建设目标,依据学校三年发展规划,明确学期工作重点,依据工作重点,设计安排教科研活动。每次活动要求有明确的目标和方案。
u 重分层——依据教师的年龄特点、教学水平以及业务素养,分层要求,区别对待,最大限度发挥教师的工作热情。
u 重实效——工作推进重落实,讲实效,不搞形式主义。工作的展开广泛听取教师的建议,使教师以积极主动地态度参与活动。管理者边工作边反思,及时调整计划中不合理的部分,提高工作的有效性。
u 重考核——拟定考核条例。按纲考核,考核细致入微,不流于形式。期初拟定考核方案,并向教师提出明确的考核要求,定期对教师的备课、集体备课、作业批改、参加活动、资源建设进行定量考核。
u 重反馈——与教师多交流,及时反馈各种信息,提高管理质量。
2005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