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学年第二学期,学校工作以《2005年常州市教育工作意见》为指导,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发展观,在反思剖析2004年实施三年发展规划得失的基础上,进一步科学实施学校《创建品牌学校三年发展规划》,为品牌学校的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 围绕生活育德,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本学期,学校的德育工作将在“围绕生活育德”的理念指导下,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提高班主任专业化水平。在学校德育工作的推进方式上,教导处、大队部重视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整体规划,引导年级组、班级确立建设目标,给班主任留有足够的创新空间,并定期组织总结和推广。在学校德育工作的评价上,本学期学校将在班主任老师讨论的基础上,实行“局前街小学班主任工作考核细则”和“局前街小学班主任工作研究记实”,建立学校班主任工作规范,同时,将在每个年级选择一个班试行“局前街小学成长的脚印”,引导学生自主规划成长。本学期的少先队活动将组织广大班主任进行课程化设计,以明确的课程目标、规范的课程实施行为、多元的评价机制开展学生的春游活动和召开家长会。
在全面建立学校德育工作规范的基础上,学校还将以“德育品牌建设”为目标推进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1、深入开展“感激教育”,为学生打下亮丽的精神世界的底色。“感激教育”是区别于学生行为规范养成的文化心理的熏陶,着眼于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因此,本学期的“感激教育”将以“唤醒真情、回归生活、关注细节”为思路,积极探索学校教育影响学生文化心理的策略,深入开展“感激教育”。一方面,学校成立“感激教育”课题组,进一步完善“感进教育”的理论框架;另一方面,大胆探索“感激教育”的实践操作策略,试点开设“感激课”和进行学科教学“感激情感”的渗透。在全面孕育“感激情感”的基础上,着重抓好“学会回报”这一环节,增强学生自主成长的动力。
2、科学推进“文明素养塑造工程”,提升局小学生的文明素养。学校“文明素养塑造工程”的目标是通过“文明礼仪、文明语言、文明交际”的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让局小学生形成鲜明的形象特质。本学期一方面针对局小学生的现状制订“局前街小学学生一日常规”,建立从上学、晨间、课间、午间、课堂到放学的文明规范,坚持“低起点、严要求、重情感”的培养策略,引导学生自我规划、自我教育,并试点进行“局前街小学学生成长的脚印”让文明素养的养成教育整合“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资源。另一方面,本学期学校将逐步建立形体课的课堂常规,开发和研制文明礼仪、文明语言、文明交际等系列校本课程,并初步实施,课程化地实施“文明素养塑造工程”。
3、深化主题教育节活动,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主题教育节是促进学生自主成长、发展学生个性的重要策略,是丰富学生校园生活、围绕生活育德的重要手段。本学期学校将在上学期成功举行“科技节”的基础上,开展“艺术节”和“体育节”。两个主题教育节将在期初进行全面规划,在内容上重视文化熏陶,整合学校的春季田径运动会和学校“六一”庆祝活动;在推进策略上,将进行广泛宣传,形成浓郁的文化氛围,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在班级、学校的多个层面展开;在管理策略上,学校教导处主要承担活动规划和协调工作,将以相关的教研组组长或骨干教师为总指挥全面实施。
二、 紧扣学校实际,稳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本学期学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加强“领导和管理”,全面提升学校课程实施水平,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领导”即是要引导教师做正确的事。本学期依据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将以“构建满足差异的课程体系”为目标,整体架构学校的课程体系,初步形成学校课程的四大系列:核心类课程、社会类课程、科技类课程、体艺类课程。具体地做好下面的工作:
1、学校成立课程部。课程部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集思广益,初步提出局小形象特质鲜明的培养目标,并在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完成局小课程体系的制订工作。
2、加快校本课程的开发力度,加强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培养。本学期学校尝试开发并实施“龙城书院”、“文明礼仪”两门校本课程。采用“边实施、边总结、边完善”的策略。
3、积极探索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策略。建立四个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建立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情况的交流机制,继续进行教师培训,尝试建立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方案并初步进行实施。
4、继续做好教材的整合和重组工作。进一步完善语文学习手册的编写工作,着重抓好使用工作,启动双册数学学习手册的编写工作。
“管理”即是要引导教师正确地做事。本学期将进一步明确教师教学工作规范,并引导教师走上研究的幸福道路上来。具体地,将做好下面的工作:
1、继续完善“学校教育教学奖考核条例”,并着眼于加强教师平时教学工作的考核。本学期将依据“学校教育教学奖条例”针对“个人备课、作业批改、集体备课、资源建设、参加活动”等方面建立考核制度,指导教师养成教学工作的基本规范。
2、尝试理解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本学期将以“理解教学研究”为抓手,通过“正常化的学科发展中心活动”和“专题化的教学导师团活动”,降低课堂教学研究的重心,引导教师着重研究常态下的课堂教学,着重研究被遗忘了的角落,例如语文的第一课时和第三课时的研究、数学的练习课和复习课的研究等等,从而追求“真实、扎实、朴实”的课堂教学。
3、稳步推进学生考核、评价制度的改革,发挥评价的多元功能。在考核方面,本学期将以完善“局前街小学考试科目考试纲要”及“局前街小学考核科目考核条例”为抓手,引导教师明确各学科、各年段的训练重点,提高训练的针对性,在不过分加重学生学业负担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学业水平。本学期学校还将通过常规调研、基础达标、综合检测、随堂听课的形式重视学校教学质量的监控,保证学校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在评价方面,学校将进一步转变教师、家长和学生的评价观,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尝试“学生成长档案袋”的电子化管理,注重展示性评价的激励功能,加强重考制、免考制、跳级制中学生的自主性。
4、扎实有效地开展课题研究,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智慧性。本学期,学校的教科研工作将走校本之路,把教师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困惑作为研究的起点,从问题入手,解决局小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使得研究真正能够促进学生的发展,真实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的智慧性。在《感激教育研究》和《理解教学模式研究》的课题实施过程中,组织好课题中心组的攻关,并以规范的子课题研究方式推进课题研究工作,学校教导处认真组织课题理论学习和总结推广工作,保证两项课题研究工作顺利、有序、健康地开展,也让课题研究改善教师的心智模式,让先进的课题思想影响和引领教师的教学工作。
三、 促进专业发展,切实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本学期学校师资队伍的建设将继续以“着力打造研究型教师团队”为目标,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年级组的建设,继续建设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系统,以市教育局“五个阶梯”教师的评审为契机,全面推进学校名师工程的建设。具体做好下面的工作:
1、加强教师的自我规划与设计,促进教师的自主发展。本学期学校将重视加强教师自我规划与设计的意识和能力,将分层设计教师的发展规划,切实为教师的自主发展提供空间、搭建舞台、创造机会,并给教师提供真切的帮助,从而促进教师的自主发展。
2、继续开展教师“高人品”教育,提升教师的德性。本学期将在上学期开展的以“善、公正、责任感”为核心的教师德性教育、“爱生故事”征文和演讲活动、“十佳爱生标兵”评选活动、家长和学生的评教活动的基础上,更加深入和细致地开展“高人品”教育,一方面注重教师行为准则的内化,一方面注重教师具体言行的外化,进一步加强教师的一日常规工作的落实。
3、加强校本培训,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本学期,学校的校本培训将注重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使教师把参加培训提高作为一种内在的需求;校本培训活动加强计划性、针对性和有效性,真正解决教师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加强名师队伍的建设,成立学校名师工作室,制订并实施名特优教师进修奖励制和学术奖励制;实行“教师专业成长档案”的电子化管理。同时,学校将建立校本培训“菜单制”,为各具个性的教师设计针对性的培训内容供教师选择,实行校本培训“学分制”考核,提高教师参加校本培训的自觉性。
四、 倡导人本亲情管理,初步构建现代学校制度。
本学期学校各个管理部门将以“构建现代学校制度”为目标,加强工作的规划和论证,重视调查研究,增强服务意识,努力营造“家”的氛围,使学校的各项管理措施严肃而不失温情、严格而不失灵活。具体地,将做好下面几方面的工作:
1、逐步构建现代学校制度,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本学期,将继续创新和完善学校的管理制度,增设课程部。同时,将着重抓好制度的内化工作和落实、考核工作,使制度内化为教师的行为准则。
2、倡导人本亲情管理,让教师享受职业的尊严与幸福。本学期,学校将继续倡导人本亲情管理,以人为本,注重教师的精神引领和学校主流文化的建设。一方面将适当减轻教师的负担,尤其是教师的精神压力,竭尽全力地提高教师的经济待遇;另一方面将进一步加强教师的精神引领和学校主流文化的建设,彼此关爱与欣赏,在学校里营造一种家的感觉,倡导教师的精神奖励。
3、注重学校文化的创意设计,提升学校文化品位。本学期,学校将启动学校形象设计工程,注重校园环境的文化设计,加快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步伐,并将进一步从物质、制度和精神等层面加强学校的文化创意设计,整体设计主题浮雕、主题书画、主题标语等,并逐步实施;设计并制作具有文化品位的校笺和信封;全面改造学校网页。
4、确立“服务即细节”的理念,切实提高服务水平。本学期将继续倡导“管理即服务”理念,从细节入手,学校各职能门互相协作,切实提升服务水平。具体地,将努力做好下面十方面的工作:
(1)重安全、讲卫生、规范化管理食堂。树立安全卫生第一的观念,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建立健全食堂规章制度,把好安全、卫生、质量、操作等关口,做到营养合理,杜绝食物中毒。
(2)全面提升校产校具管理水平。加大制度宣传,做好清点验收工作,加强巡视检查力度,让校产管理变成每位教师、每个班级、每位学生的自觉行动。
(3)加强语言文字工作。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宣传,积极按要求开展各项工作,并将具体工作落实到位,切实提高使用语言文字的水平。
(4)扎实开展工会工作。统一思想认识,增强做好新形势下工会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落实科学发展观,协助学校提升教职工综合素质;以人为本,更好地维护教职工的利益。
(5)加大卫生工作力度,营造优美环境。卫生室与大队部、总务处联合开展工作,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定期抽查、督促,力争使干净、文明的校园环境保持得更久。
(6)做好咨询对外接待工作,树立局小的形象。把好人事劳资的关,把教师的切身利益放在第一位。
(7)搞好通讯报道工作,提高学校的知名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局小。
(8)抓好安全保卫工作,营造一个安宁的校园环境。
(9)做好档案工作,留下学校、教师成长的足迹,让档案成为后续工作的资料库。
(10)认真执行国策,搞好计划生育工作。
2005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