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项目建设中成长
王婉璆
2004年学校成立了课程部,部长是学校教导处的金东旭主任,而我也很荣幸地成为了课程部的成员,任务是在我所教的三(1)班进行《成长的脚印》试点。说实在的当我接过红通通的烫金聘书时,心里一点都不知道课程部是干什么的,也不明白自己怎么就成了课程部的一员,更不知道《成长的脚印》要如何试点。
带着这样的疑惑与迷茫,我开始了课程部的工作。渐渐地,在工作中我明白了学校课程部的工作内容,也清楚了《成长的脚印》这本小册子是学生展示性评价的探索。于是,由迷茫到清晰,我与课程部的其他老师开始了一系列的探索和研究。在不断地实践中,我们这个项目组的成员及时反思和总结,终于在2006年时期成功编制出了一套小学一至六年级的《成长的脚印》,并把我们的经验向市里其它学校的老师进行宣传和推广。
在《学校三年发展规划》的指导下,在这样的工作氛围中,我觉得自己有了长足的进步和提高:
一、具有了一定的课程开发的意识和能力。
以前我不太清楚作为教师如何来开发课程,更不理解如何校本化地来实施国家课程,我只是在《成长的脚印》的试点过程中记录下自己点滴的想法,但正是通过这样的研究和试点,我明白了教师不再是课程忠实的执行者,而是课程的开发者。教师完全可以根据班级的现状和学生的需求,开发课程。因此在我所带的班级进入四年级后,由于班里得近视的孩子越来越多,我们就开展了“我的眼睛怎么了”系列综合实践活动课,指导学生爱眼护眼。进入五年级后,由于我们班与一(1)班结成了友谊中队,所以我们就开展了“大手牵小手”系列活动,利用班队课夕会课组织班上的同学去教一年级小朋友做广播操,教他们做操,带着小朋友做游戏,给他们上队课,让孩子们体会到了同学之间的关爱,帮助。这些活动的组织正是基于学生成长的需要,给予了他们生命的关怀。
二、实现了自身的生命价值
校长经常说“要真切地享受教师职业内在的尊严和幸福”,一开始我并不理解,甚至觉得有些不可理解,因为我觉得教师这份职业让我少了一分自由,多了一份约束,少了一份宁静,多了一份烦琐。但是在实施课程部的工作中,我觉得自己或多或少地享受到了教师职业内在的一丝幸福。因为有了《成长的脚印》我发现班级里的大部分孩子愿意和我交流,他们不怕把心里真实的想法说出来,我觉得自己就像一位知心姐姐一样帮助他们解决在生活和学习中碰到的各种各样的困难。因为有了这本小册子,我也更加能心平气和地对待孩子们所犯的错误,每当自己生气的时候,我都从孩子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就这样我觉得孩子们越来越可爱,我的笑脸也越来越多了。直到后来,《成长的脚印》正式推广使用,孩子们发现编委中有我的名字,他们高兴极了,我也很激动,因为这套册子能编出来,他们也是功不可没。
学校的《三年发展规划》提升了局小这个品牌,我也在规划中不断的成长,学校的发展将是我成长的动力和前进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