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三年成长历程
何静
一、大事回顾
进入局小工作,经常带学生参加比赛,自己却从来也没有参加过,所以当要看到基本功大赛的通知后,第一反应就是能不参加最好。但是在校领导的鼓励下,还是硬着头皮报了名,先参加了局属学校的比赛,经过说课选拔,进入了下一轮大市的选拔赛,这一轮的选手就更多,三县一市的各路精英汇聚一堂,先进行说课,然后是制作小报的比赛,因为心中没底,所以也花了不少功夫,总算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两轮的比赛获得了市基本功比赛的一等奖,但是我觉得收获最大的并不是比赛的成绩,而恰恰是在准备比赛和比赛的过程中,通过说课,作品的制作,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和制作水平都有了提高。
2004年末,学校成立了信息技术部,在校长室和教导处的支持和领导下,积极地开展各项工作,注意发挥信息技术部每位成员的积极性,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我们完成了学校网站的制作工作,在网站投入运行后,又根据各部门的具体要求,不断完善和优化网站的各项功能,使学校网站成为学校的一个窗口,老师、学生、家长交流的平台。
我积极开展课外兴趣组的辅导工作,本学年在信息技术应用竞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刘启鹏的电脑绘画作品获全国电脑制作活动三等奖,刘启鹏、郑月舒、李歆雨获江苏省应用竞赛一等奖,我校获江苏省应用竞赛第三名。在江苏省奥林匹克应用竞赛中,我校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辅导的学生为常州市赢得了七年以来的第一个一等奖。并有二人获此项比赛的二等奖。这些成绩是来之不易的,在2004的暑假我和学生们放弃了休息,冒着酷暑,天天来学校训练。
参加比赛的学生一般都要升入六年级,六年级的学习较为紧张,不可能再来训练了,所以每年都要在五年级中重新物色学生,程序设计对于四五年级的小学生来说,确实很难,特别是有些学生认为是兴趣课,不够重视,经常迟到无故缺席,所以我在上课时经常要强调的事就是课堂常规,要求学生做到有事请假,不迟到,上课认真听讲。经过一阶段的规范,情况有了很大改观,大部分学生都能准时来上课,老师讲课时听课也比较认真。我也想方设法地用尽可能形象地比喻来讲给他们听,讲变量交换时,拿出了杯子倒给他们看,后来让他们编程序时,四年级的学生就问我是不是编那个倒水的程序啊,我说是的,他就去编出来了。我真是觉得很有意思。觉得做着这份又苦又累的工作总算稍稍有了些回报。
二、教育教学方面
每学期在开学初,我都认真制定好各年段的教学计划,四年级本学期的教学内容以word文字处理系统为主,三年级时主要练习了中英文打字,经过一个暑假的休息,学生的打字技术生疏了许多,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打字也是要经常练习的,但是我们的课时只有每周一节,也没有其他时间可以利用,只有抓住课堂上的时间了,所以我计划每节课拿出五到十分钟时间,开始时我将课文内容发布在校园网上,一方面也想让学生熟练一下上网操作,但经过几节课的试验下来,学生对打开校园网的操作已经比较熟练了,但是上网的操作就要化去三四分钟时间,动作慢的学生打字的时候更少,我看第一个目标已经达到了,就决定改变方法,让学生自己带着语文书来练,刚开始时我让他们把一篇课文打完,下一节课接下去打,但是有些动作慢的学生打开保存文件都要花很多时间,真正打字小练习的时间却很少,而且差距越来越大,这部分学生就渐渐没有信心了,我又改变了方法,让学生每次打正在教的课文,刚教过的课文,学生熟悉,也感兴趣,每次都从头开始,差距也不会很大,这样还省去的保存打开文件的过程,打字时间得到了保证。四年级的学生前面只学过了画图软件,对文字处理软件还是第一次接触,如果上课时老师就讲很多方法的话,学生会不知所以然,好像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学,所以我改变一下教学方法,先把要完成的任务告诉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想办法解决,当学生在操作过程遇到难题了,有需求时,才去教他们,这样他们更愿意接受,也知道为什么要学习。
五年级的教学以wpS 文字处理软件为主,学生前面学过了WORD,好像已经会了文字处理,一开始觉得这是个多余的软件,所以在开始上课前,我先简单地介绍了WPS与WORD的不同,WPS的长处,WPS有较强的图形功能,排版也很灵活,用它来做小报,十分地方便。文字输入与WORD没什么差别,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在wps画图上给了学生比较多的时间去摸索,尝试。在学生掌握了WPS的基本操作后,又引导他们自己做小报,为了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让他们组成了两人小组,先上网收集资料,然后分工制作。学生的创造能力让我十分地吃惊,他们掌握了一些基本技巧后,他们的模仿创造能力是很强的。在小报的制作过程中,学生也更加熟练了WPS的基本操作,学会了在网上搜索资料,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在制作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何引导小学生选择恰当的小报主题,如果都放手让他们自己选,好像很多学生都会选一些动漫,卡通或者游戏,虽然这些内容不能说是不好,但是做小报的话,好像有些欠缺。如果老师定死内容的,学生又会觉得没有兴趣,如何选择学生感兴趣,而又比较合适的主题,我将做进一步的尝试和探索。
六年级本学期的教学重点是网上交流以及网页制作初步。网上交流有网上论坛,教学平台的使用,电子邮件等。为了配合教学之星评比准备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在一开学,我就在整个六年级安排了瑞博平台的教学,将每个班学生的个人资料先输入服务器,将上课的内容做成学案,供学生使用。使大部分学生都掌握了在瑞博平台上发表文章,进行课堂交流。网上交流是信息社会每个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为了让学生有更好的练习条件,我利用校园网搭建了内部的学生论坛,学生可以较为自由地在论坛上发表文章。论坛和电子邮件的使用都需要注册用户,输入比较多的个人资料,而且我发现学生依赖性很强,哪怕那个按钮就在边上,老师不说,他也不会去点,全然不顾屏幕上的提示,我就想是不是我们平时教得太详细了,学生习惯了老师一步步地手把手教,已经出现了思维的懒惰。为了改变这一情况,我更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自己做,哪怕老师在操作,也要请学生来帮着指导。有时,只是作个简单的提示,让学生自己去做,而老师可以走下去,辅导有困难的学生,发现共性问题做全班讲解。这样上课,可能花费的时间比较多,也要求老师更多的关注每个学生,特别是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但是学生掌握得比较牢固,而且掌握了学习的方法今后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所以我认为多花点时间、功夫还是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