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拜读了杨景芝老师的著作《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受益匪浅。其对于儿童美术教学法的研究很透彻,强调了美术不只是单纯的教会孩子怎么认识美,表现美,更要激发孩子的兴趣,打开孩子的思维,让每个孩子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正如杨老师表示的:“我试图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儿童美术教育途径,我不赞成脱离儿童实际的传授知识技能为目的的美术教育学科中心论,反对用模仿的教学方法压抑儿童创造力。另一方面,我又感到教学内容完全从儿童兴趣出发存在不足,它缺乏科学系统的教学体系……致使教育产生放任自流的不良后果……我主张美术教育依靠发展儿童知觉、美感和创造性,促进儿童成长。”杨老师不管对她的理论还是实践,都浸透着一种爱心,诚如她在书中指出的“爱与尊重是教育的出发点。”这里不仅有对其从事的艺术教育事业的爱,还有对她的教学对象的爱,对儿童作品的爱、对儿童在绘画中表达的天真烂漫的个性和情感的爱。
在书中,我特别欣赏的是杨老师提出的“从爱心出发进行教育”的主张,她在书中指出“在儿童稚嫩的心里最看重教师对他的态度,教师的爱最具有吸引力,它能激发儿童的学习热情。儿童的学习动力常产生在对教师的眷恋。”确实,爱就是力量,它能给人勇气,它能催人奋进。特别是我现在任教的是低年级段,要注重培养孩子的绘画习惯,他们就像一张白纸一样,我希望教他们方法,去描绘美丽的画面,教他们学会用笔表达,在临摹别人的画的同时多思考,怎样用学会的技法,表现手法用到自己的画面中去。相信,我们的美术教育一定能芝麻开花节节高,也会培养出更多艺术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