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青年成长团>>读书笔记>>文章内容
以书为鉴,携梦起航——读《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有感
发布时间:2015-10-07   点击:   来源:   录入者:

有幸拜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这本书,不得不说,这是一本非常有教育价值的、值得每一位教师认真拜读的好书。书中的建议和劝告看似浅显,实际上是苏霍姆林斯基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涉及教师经常遇到的棘手问题。书中用了很多的事例和体会,把枯燥的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观点阐述得生动明白,读后令人深受启发。每一条建议都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水平,它可以作为一面如何做人的镜子,给人以启迪。那些关于教育的真知灼见,值得我们一遍又一遍地阅读、品味、反思。

都说教师既是教育者,更是孩子精神上的营养师。现如今,不仅是孩子们需要精神上的营养,教师也需要丰富的营养来使自己的思想更强壮。《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同样赐予了我富足的营养。作为一名老师,只有敞开心怀,展露内心真实的自我,孩子才会慢慢释放自己,才会让你更好的观察到他的最为真实的行为。

“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一条,带给我极大启发。文中这样说:“有些学生很长时间都没有对任何事情表现出特别的兴趣,如果学校里没有一种各科教师都来争取学生的思想和心灵的气氛,那么许多学生的兴趣就永远得不到开发,学校里这种对学习无动于衷没有为自己找到感兴趣的学生越多,那么,教师们就不可能有自己的学生,那很难把酷爱知识的火花从自己心里移植到学生心里。在学生对待知识的态度上,最令人苦恼和感到担忧的,就是这种无动于衷的精神状态。学生在某一门学科上学业落后,考不及格,这倒并不可怕,而可怕的是他冷淡的态度。”每一位老师工作中都会遇到这样的学生,对于这样的学生,每个老师都非常头痛。书中提到,对待这样的学生,教师要做到孔子说的“因材施教”。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对这样的孩子进行细致地了解。孩子们来自不同家庭,具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智力水平、不同的身体状况、不同的兴趣爱好。面对这样的孩子,首先要对他们的性格脾气、家庭背景、学习方式、思维特点等了解清楚,这样在课堂上才能“使每一个孩子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乐趣”。

再比如,有些孩子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表现为爱说话、爱做小动作、无精打采等,其实在批评孩子的同时我也应该想到,有些原因就在我们自己身上。我的课备得充分吗?我的课堂是不是激发了每一个孩子的探索知识的欲望?是不是让每个孩子都动了起来?是不是让每个孩子都有事可做?所以,要精心备好每一堂课,设计的每一堂课应该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事可做,让每一个孩子的思维都活动起来,让每一个孩子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在读此书前,我一直认为,做好一名老师,只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即可。读了此书,我才知道,一名合格的老师,不仅要不断学习,而且要善于宽容学生错误,善于赞美学生,善于反思总结自己的言行……作为一名刚入职的青年教师,我会以书中所言为鉴,结合实际情况,带着我的教育梦想扬帆起航,做一名让学生信任的好老师!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局前街174号    E-mail:czjqj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