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先于内容,爱先于一切
今天,我们要做怎样的教师?按照我国的普遍评判标准,优秀的教师不仅是教学能手,学生的考试成绩突出,同时还要能撰写与发表教研论文。选择教书育人这项工作,如果仅仅把它当成谋生的手段,那是做不好教师的,要将教书育人当成一种天职召唤。如果我们仅仅是遵守师德,有教学成绩和教研成果,那只是片面的发展,忘记了学生。教师要成为公民的模范,用火热善良的心去温暖、感染每一个学生,让学生都能在教师的引领下茁壮成长,成为为他人、社会服务的良好公民。
当我读了《美国人心中最好的老师》,我最大的感受是,当你成为一名教师,你要奉行“孩子先于内容,爱先于一切”。在全美优秀教师颁奖典礼上,奥巴马曾说过这样的话:“每个孩子的心灵与思想中都有一块看不见的黑板,并且他们一生都将带着这块黑板。他们遇见一些人在上面写上了爱与支持的信息,一些人则留下了否定与怀疑的信息。教师的工作就是擦掉这些否定与怀疑的信息,写上关心的话语并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进而强化其价值观。”当我读到这段话,我突然就想到我小学二年级时遇到的班主任宋老师,她可以说是第一位对我产生积极影响的教师。一年级时,我还处于懵懵懂懂的阶段,内向不说,在学业上也是“笨笨”的。在二年级的第一天,宋老师夸奖我是全班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见到她主动问好的学生,暂时委任我做了班长。是宋老师的肯定给了我自信,我为了不辜负她的期望,果然做得越来越好。可是当我成为一名教师,面对一年级孩子时,不知不觉就成了我小时候不喜欢的教师。当学生总是回答错误,作业没达到我的要求,上课管不住自己时,我忍耐了几次后,表情就变得糟糕,耐心越来越差,忍不住就会说“你怎么总是这样”,特别是一些学习上、生活中犯错多的孩子,我慢慢地就对他们持否定态度,降低了对他们的期待。当我读了这本书,想到了一年级时候的自己,我反省了自己的错误,只要我对孩子多一点耐心,多一些关怀,多一些鼓励与肯定,是不是也会有一些孩子变成当年的我,因为教师的期待和关注而努力进步呢?
学生学习知识固然是重要的,可是在有限的时间里,知识总是学不完的,孩子要优先于内容,一位优秀的教师,并不是把教学任务完成就行了,而是希望在课堂教学中,能积极地影响学生,使学生们认识到,学习当然会有困难枯燥的时候,可大多数时候,学习是很快乐的。
当自己成为一名教师,首先要在自己的字典里抹去“不能”“太难”“不可能”这些否定的词,要相信自己能创造奇迹,相信学生能创造奇迹,坚信每个孩子都有优点,相信他们在自己的影响下能好好学习。相信他们,重视他们,哪怕不能和每一个孩子都成为好朋友,也要和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也许学生对“爱”这个概念还很陌生,但是当自己足够关心学生,信任学生,并帮助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推动学生发挥他们内在的潜力时,学生会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正面影响,并自觉朝着好的方向去努力。
今天,我要做怎样的教师?热情、专业,并且奉行“孩子先于内容,爱先于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