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青年成长团>>读书笔记>>文章内容
读《致青年教师》有感
发布时间:2015-04-13   点击:   来源:   录入者:

春暖花开的日子,我有幸的捧到了吴非老师《致青年教师》这本书,拿到书我就迫不及待地阅读起来。这本书吴非老师通过“做个有胸襟的教师”、“不要急”、“心里装着学生的心”、“尊重常识”、“不放弃理想”和“播下一粒善良的种子”这几方面结合自己教育、教学中遇到的事情、案例阐述了青年教师应具有的理想和素养。虽然吴老师工作的年代以及他本人所教的高中和我们现在的时代以及我所在的小学不一样,但书中所阐述的有关教师所具备的理想和素养深深地引起了我的共鸣。我很庆幸在我刚刚进入小学教育的时候就读到了这样的书,收到这样好的点拨。

正因为读了吴老师的这本书,让我在工作中不断地使用吴老师提供的方法。在《我可以读你的作文吗?》这篇文章中吴老师说“尊重每一位学生,同时暗示他们,要尊重自己的权利。我们从事的是教育,这些细节很重要。”让我深受触动,刚毕业的时候在高中教书,我就没有经过学生的同意在全班里面读了他的作文,课后他就告诉我,其实他一点都不想让别人分享他的这篇文章的,我当时也发现确实忽略了对学生的尊重。现在我在班级想读学生写的东西,都要先问问他们。尊重是相互的,正因为我尊重他们,我的学生才会更加相信我,有什么小秘密都想和我分享,我觉得很幸福。

教育是“慢”的事业。在我从教小学的这一年,我体会到了这个“慢”。刚接一年级的时候,班级有好几个“萌宝宝”,他们每次都听不懂我布置的作业,每次都要跑到讲台上问:“老师,你刚才讲的我不明白?”我就很有耐心地再给他们讲一次或者两次。后来和家长交流的时候,家长就很着急,我就告诉他们,不需要着急,孩子还处于摸索阶段,会有那么一天,他们就蜕变了。一个学期过去了,那几个孩子都在进步,都在成长。到了这个学期,孩子们不需要再跑到讲台前问一遍又一遍了。教育的“慢”是客观规律,必须遵守,不能绕过去。所以我们也要以一颗等待的心,去静待花开。

教育凭借的是人的爱心和智慧。爱心是教育者的天性,智慧教会学生如何使用爱。传承爱心与智慧,几乎就是教育的全部。尤其对一年级的小朋友,还要有耐心。低年级的小朋友很顽皮,有时候说道理,他们不一定听得进去,这个时候就要学会智慧地处理问题。我们班有个小朋友很调皮,特别喜欢在桌子上乱涂乱画。刚开学那会我们正好学了一个绘本故事《大卫惹麻烦》。绘本中的大卫总是做错事。我就借着这个故事,问班级的学生:“你们想成为王大卫,池大卫,李大卫吗?”孩子们都在那里笑。后来我就让那个孩子给每个小朋友擦一遍桌子,奖励他一个小宝贝,最好问他:“还想做王大卫吗?”孩子摇摇头,我知道他心里已经明白了大卫不是好孩子,他不想做那样的人。后来他就不再犯这样的错误了。

回顾吴非老师《致青年教师》中的85篇文章,篇篇都触动我的心,其实篇篇都充满着爱。让我们始终记住:我们是教师,可是和所有的人一样,我们在成长中失去了许多宝贵的东西。那些像梦一样的诗,像诗一样的梦永远不再回来了,可是它还留在孩子们的眼睛里,孩子们就坐在你的面前……

爱所有的孩子!努力做一个智慧的老师,有爱心和耐心的老师!

这是一些急功近利的教师的表现。相反,有些教师虽然谈不上急功近利,但却没有把教育当成事业,对教学没有理想,没有追求,把完成任务当成目标,工作就是为了挣份儿工资,于是乎,工作处于被动状态,领导推一推,他就动一动,教学没有激情,更没有幸福感,这样的教师教出的学生又会怎样呢?教师对自己的职业生命负责,吴非老师说的很对,对自己的职业生命负责,就要对得起自己,对教师这一职业多一份热爱,追求一种做教师的幸福感,在工作中勇于创新。相信在拥有这样一位教师的课堂里,学生也会有一种幸福感,也会积极地学习着。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局前街174号    E-mail:czjqj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