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感谢局小集团对我们青年教师的关爱,特地从图书馆借了十多本《致青年教师》供我们学习。利用平时的零碎时间,我认真拜读了吴非老师的这本书。书中提到: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就是成为“思想者”、“学习者”、“写作者”、“实践家”。我边读此书边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真是受益匪浅。书中吴非老师通过一个个典型的案例,让我们青年教师切实体会到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吴老师的书中提到要做到"二者一家",也就是成为思想者、学习者、写作者和实践家,我懂得了要做一个成熟、理性的教师是不能只靠教龄的累积、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资历的;我懂得了优秀的教师应当是一盏不灭的灯,而那“开关”就在自己的手里;我还懂得了教师的心中没有阳光,学生的心灵就有可能添上一分阴暗。
令我感悟最深的是第一辑中的“做个有胸襟的教师”。只有教师胸襟辽阔,她的学生才会大气,才能顶天立地。吴老师启发我们为了学生,要让我们的心胸开阔起来。因为教育者的胸襟,是学生的天地,教育者的胸襟有多宽,学生的精神天地就有多大。教师的胸怀博大,他的学生才能面朝大海,才能仰望星空。现今社会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而教会学生学会坦荡,就是最好的抵抗压力、调整自己的不可替代的方法。可见,如果我们都能做一个有胸襟的教师,不仅是影响我们的学生,相信对整个社会都会产生重要影响。
还有在第三辑中的“等一会儿,让他把话说完”和“心里装着学生的心”的内容也是让我感悟颇深。在以前的教学中,我容易“急”,有着恨铁不成钢的心态,每上完一节课,都很希望学生能接受我的观念,都能独立、正确地完成作业,但往往是事与愿违。于是我就会觉得有的孩子真的是太笨了。现在回想起来,我真是一厢情愿。一个正常的成年人对事情都会有自己的思考,有的甚至需要一个更漫长的过程,更何况是未成年的学生呢?因此,好的教育除了智慧,还应该有耐心。作为教育者,要学会在平静中等待。对于不同的学生,特别是那些严重违纪的、让人很头疼的学生,不要去“掀老底”。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亮点,不要因为不了解,就轻易地断定一个人的成败,这样很容易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作为青年教师,"青年"说明还有很多东西要去学习、去思考、去理解、去实践;"教师"说明要传道授业解惑,说明要更加努力超越。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无论是对学生的教育,还是自己的专业发展都要负起责任。自己教育教学能力的锤炼,不只是为学生的成长所做的付出,不只是别人交待任务的完成,它更是自己生命价值的展现。吴非老师的这些文字,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也给予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教育。我知道我要做的还有很多,我也会更努力地做到更好,但愿我能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