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青年成长团>>读书笔记>>文章内容
《第五项修炼》读书心得
发布时间:2014-03-08   点击:   来源:   录入者:

利用这个寒假我读了《第五项修炼》这本书,我从书里看到的似乎只是一些表层的东西,却也足以让我受益。

    刚开始看着那些环行线路图和那些专业术语,有些为难,有些看不懂。真奇怪它怎么能以连续几年名列全美畅销书的排行金榜。慢慢我读懂了。那感觉真的像作者彼得圣吉博士坐在我面前,我像一个小学生样端坐着,听着他从内心深处流淌出的肺腑之言,看着他为我开启了一扇重新看世界的窗,那些经典的事例那些睿智的语言那些寓意深刻的小故事,还有那些我还是有些不感兴趣的图表,都在给我以启迪以思考。

     我喜欢那个水煮青蛙的小故事:如果你把一只青蛙放在沸水中,它会立刻跳出。但是如果你把青蛙放在温水中,然后慢慢加热,当温度慢慢上升时,青蛙将变得愈来愈虚弱,最后无法动弹。虽然没有什么限制它脱离困境,青蛙仍留在那里直到被煮熟。为什么会这样?因为青蛙内部感应生存威胁的器官,只能感应出环境中激烈的变化,而不是针对缓慢渐进的变化。所以我们要学习看出缓慢渐进的过程,放慢自己认知变化的步调,并特别注意那些细微以及不寻常的变化,避免被煮青蛙的命运。

   《第五项修炼》有五项主要的内容:分别是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理想、团队学习、全局思考。自我超越就是激励、心智模式就是认知、共同愿景就是使命、团队学习就是组织,在以往所有的管理学、社会学、组织学、心理学和逻辑学等书籍和实践中都能找到以上的影子。五项修炼内容之间的关系和具体实践进程,各项修炼和五项修炼的融合就分三个步骤——演练(充分理解、思考、交流、琢磨、否定、重温等)、原理(总结、规律、推广、归纳等)、精髓(结果、实效、成绩等),而每项的修炼都是遵循以上三个步骤(层次),和“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和看山还是山”的三种层次有异曲同工的道理,换句话说就是“首先要不停的看、想,然后看出门道和结果,最后用它出成绩”。书中在每项修炼的三个方面讲述了很多道理、原理、模式、经验等,非常值得深读。

下面我来罗列一下系统思考的微妙法则,作者的总结也是我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牢记的:

1 今日的问题来自于昨日的解决方案——我们今日的解决方案决定我们面临明天什么样的问题;

2 愈用力推,系统反弹力量越大——力是矢量,很多中组合,为什么非推不可;

3 渐糟之前先渐好——反之亦然,这是心态也是警醒;

4 显而易见的解往往无效——对问题绝对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5 对策可能比问题更糟——有些问题既然是必然的,让它现出原形,不要遮掩;

6 欲速则不达——解决问题要效率,效率不光和时间有关,和结果也有关;

7 因与果在时空上并不紧密相连——有因必有果,果的出现有时很漫长;

8 寻找小而有效的高杠杆解——都是那么想的,它需要修炼到家才成;

9 鱼和熊掌可以兼得——只是有时候,而且是平衡的结果;

10 不可分割的整体性——每个人眼前的整体是不一样的,眼界决定整体的大小;

11 没有绝对的内外——互相转化,不要拘泥于成形的东西和概念。

以上仅仅是作者罗列到的,人类的认知和思想本身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和矛盾性,形成的习惯、定式都有很大的突破空间,传统和历史都是很好的镜子,好好照照吧。

 “修炼”一词比“学习”一词更重了一层,我们理解的修炼是要触及心灵的,要敢于反思和突破、要坚持不懈怠和不断的增强学习。在个人、团队和企业的成长路上,让我们不断的学习这五项修炼,实践着这些修炼吧!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局前街174号    E-mail:czjqj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