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有感
无意间翻阅到一本杂志,上面登载了一首台湾大学教授张文亮博士写的小诗——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诗中这样写道:
上帝给我一个任务,叫我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
我不能走得太快,蜗牛已经尽力爬,但每次前行都是那么一点点。
我催它,我唬它,我责备它。
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仿佛说:“人家已经尽力了嘛!”
我拉它,扯它,甚至想踢它。
蜗牛受了伤,它流着汗,喘着气,往前爬。
真奇怪,为什么上帝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上帝啊!为什么?”天上一片安静。
“唉!也许上帝抓蜗牛去了!”
好吧!松手吧!
反正上帝不管了,我还管什么?
我苦恼着,任蜗牛往前爬,自己坐在后面生闷气。
咦?我闻到花香,原来这边有个花园。
我感到微风吹来,原来夜里的风这么温柔。
慢着!我听到鸟声和虫鸣,我看到漫天的星斗多亮丽。
咦?以前怎么没有这些体会?
我突然想起来,莫非是我错了?
原来上帝叫蜗牛牵着我散步!
在生活和工作中,大人们总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迈着匆匆的脚步,像机器一样,没有停下来的时候,无暇去感受,去欣赏身边的风景。而孩子们不一样,他们像一只只小小的蜗牛,无论外面的世界多么喧嚣,多么繁杂,似乎都与他们无关,他们依然顺从自己内心的想法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就像蜗牛一样去感悟夜风的温柔,去倾听鸟声与虫鸣,去观赏亮丽的星斗。“蜗牛们”的眼光是率真的,视角是独特的,内心是丰富的,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是否也能放缓自己的脚步,陪着这些“小蜗牛们”去体悟世界的奇妙,生命的真谛呢?
生命化教育倡导者张文质先生,曾说过: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我想我们需要遵从生命的自然,培植、传播和坚守真、善、美,以一种平和的,不急不慢的心态去引领孩子们追求自己的梦想,用宽容、包容和从容之心一路与孩子们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