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青年成长团>>读书笔记>>文章内容
轻轻鼓励 慢慢守候
发布时间:2012-12-03   点击:   来源:   录入者:

    11月,秋风瑟瑟,路旁的银杏树叶都黄了,有的早已抵不住寒风,飘落在地上,有的依旧慢慢守候在树梢上。早晨六点多出门,天才微微亮,一切都那么安静,也许这就是秋天的声音,这个月明显感觉自己比夏季的时候更喜爱清净了,看的书似乎也是静静的、淡淡的。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让我走近林徽因,莲花一样的女子,《孩子你慢慢来》,让我了解龙应台,莲花一样的母亲,更让我走近孩子的内心,莲花一样的纯洁。

王爱莲,一个让人读来心痛的孩子,上不起学,遭受老师体罚,小小年纪要忙着照顾家庭,忍受不了重压跳河轻生。而在卷首语中,有一个美好的故事:我在石阶上坐下来,看着这个五岁的小男孩,还在很努力地打那个蝴蝶结:绳子穿来穿去,刚好可以拉的一刻,又松了开来,于是重新再来;小小的手慎重地捏着细细的草绳。淡水的街头,阳光斜照着窄巷里这间零乱的花铺。 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这个孩子从从容容地把那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假如王爱莲能听到一句轻轻的鼓励“孩子,你慢慢来!”也许心不会如此疼痛。

 合上书的那一刻,小婷的脸庞从我眼前闪过。她比王爱莲幸福,有优越的物质条件,但父母早早离异,爸爸又重新组建了家庭,远在深圳创业,孩子跟着爷爷奶奶。偶尔有一次在学校门口见到来接她的爷爷,爷爷年龄很大了,撑着拐杖坐在校门口的花台上,话也不能表达清楚,孩子的奶奶要照料爷爷又要照顾孩子,忙得辛苦。

小婷是个内向的女孩,但做事很认真,语文课代表工作一丝不苟,但是每次想和她沟通沟通,她总是有些逃避,遇到事情也习惯自己解决。上学期,孩子们放学走后,我在校园里突然发现在校园闲逛的小婷,我叫住她,问道:“你怎么还没有回家呢?”她脸一下子红了,一句话也不说。我问道:“是不是家人还没有来接你,需要老师帮你打个电话么?”她憋了好久,才说:“爷爷中风住院了,奶奶在照顾他,让我在学校等她到五点。”“你这孩子,这事情要跟老师说呀!”于是我把她带到了办公室,接下来的一周我都让她放学后在他在教室自习,我就在教室陪着她。就这静静地陪伴,每天走之前,我都会问:“今天还有什么事情黄老师可以帮你么?”没有额外帮助过她什么,但是课下跟她沟通,不再逃避了。

这学期来,跟她沟通生活上的事情时,她还是比较乐意的,但是在学习方面,她遇到问题也不爱问老师。跟她沟通了几次,效果都不明显,有时候看见她不会憋在那里,老师坐在她身边都不问,心里也有些着急。但是这本书抹平了我的焦虑。 

龙应台是个聪明的母亲,她用心陪伴着孩子。虽然我还没有成为母亲,但是教师的角色让我逐步体会到一点母亲的滋味,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有不同的背景,不同的环境,我曾静静陪伴小婷,让她不害怕与我沟通。走进了第一扇门的我一直渴望直接跨入第二扇心门,看来是太过急躁了。

张文质先生曾经说过,教育是慢的艺术。 他说出了真相,说出了真理。在这个急功近利的环境,我们一不小心就会赶急了。静下心来想一想,我们对孩子的影响不该是“纠正”而是“浸润”,是“守候”。

今天,我还没有完全能让这个特殊的孩子信任我,但是我想我继续轻轻的鼓励她,继续用心守候她的心灵。孩子,慢慢走,教育,慢慢来,总有花开的一天。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局前街174号    E-mail:czjqj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