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青年成长团>>读书笔记>>文章内容
教育的功能是促进人的发展
发布时间:2010-04-01   点击:   来源:   录入者:

读《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2010—2020》心中的想法颇多,原因很简单,因为我是一名教师,是一名教育工作者,我面对的教育对象就是活生生的儿童,这些儿童就是一个国家未来。责任重大呀。

【摘录一】

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思考与认识】

   教育回归到一个本源性的问题中,从古到今教育的目标从简单的技能传授到人的全面发展,其行走与认识的轨迹沿着时代与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可问题是现在我们的教育却滞后于时代的要求。为什么会出现学——生现象,即只学不会思考的问题,就必须回归到教育的功能。是简单的传授知识还是教给一种思考的方式。其次这种命题放到现在任何一次问卷中教师总是选择后者,可行动上就坚持前者。这就是一种观念与行为的相悖现象。这种现象的起源源于人对发展的理解。我很庆幸,我在局小的天地中,因为在我的身边无数的孩子还不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育人,首先要基于儿童的天性。这里我十分赞同局小李伟平先生的话,等待儿童花开的声音。

   学生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经历一个过程的。就比如我现在执教的三年级学生而言,开始的时候由于是代课,学生的意识状态是你是代课老师,我可以稍稍放松,可是当他面对现实的数学问题,面对我天天在教室与学生交流,逐渐他们也认同了。再者几个老师的教学风格不同,也就需要学生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我想如果我一开始就以一种报冤的心态来而对,那么孩子呢。

   因此教育是以育人为目标的长期的系统化的工程,需要我们静心培育。

   

【摘录二】

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关键是机会公平,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教育公平的主要责任在政府,全社会要共同促进教育公平。

【思考与认识】

   这个话题可能离自己也比较远,对于教育公平,我感受到的是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之间的差异是明显的,可以说两个世界。虽然同处在一个城市,同样使用同一份教材,可面对的现实情境是不同。对于面上广大的学生而言,是产生了不均现象。这可以说是一种历史的问题,但更为关键是教育者的心态问题。这里我不得不强调自己的一个观点:教育不是产业,教育是静心场所,它不要功名利禄。教育决不可以产业化。

   教师是以育人,培育国家的人才为首要目标的。清贫并不过分。追名逐利的人还是不要踏入教师行列。精英需要,但更需要提高全民族的基本素养。我十分敬佩走入基层困难群体的教师们,因为他们担起了提升全民族素养提升的重任。可以说一名好教师就是一面旗,他安心于教育事业,从容面对自己的学生。我也向往去这些地方,为国家的教育事业服务。

   

【思考与认识三】  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和一些同事经常谈论一个问题就是80后,90后的教师群体问题,在许多看来这些群体的教师具有时代的个性。能作好教育工作吗?其实在我看来这也同样是一个重要问题。我见过混日子的教师,见过安逸保守的教师,但我更看到新一代教师身上存在着的时代特征,这就是有时代的朝气。他们不安逸,不保守,积极寻求一种新的发展,他们身上有一种不受禁锢的特征。问题在于他们怎样用儿童的心态来教育儿童。这样一个问题就出现了,要切实提高教师的基本素养。

韩愈言: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一名优秀的教师其个人的基本素养应与时代相一致,更超前于时代。个人感觉现在的大学尤其是研究生,不是研究创造,而是研究怎样学习毕业。这归源于教师的引导,一个浮躁的社会给予学生的也只能是浮躁。教师需要坚守这一方净土,与儿童与学生在一起,研究学术,研究成长,教师少一些急功近利,多一些反思回顾。这样的教师现在也越来越多。我从一个学校走入另一个学校,感受最大的是局小一种人文气息,是一种为儿童的发展而不择手段的大气。可以说局小的孩子是幸运的,局小的教师的幸福的,教师潜心研究,耐的住性子,提升自我的同时,更创造了学生更为广阔的天地。

   

  【摘录四】

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良好环境。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要求,推进课程改革,加强教材建设,建立健全教材质量监管制度。深入研究、确定不同教育阶段学生必须掌握的核心内容,形成更新教学内容的机制。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作用,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思考与认识】

      国家的中长期规划就基础教育而言更为务实,就是教学与研究相结合,使得传统的教学与现代的明理研究相结合,更利于学生主动、健康的发展。我们在教学中要关注到学习方式的变革,使得学习真正成正成立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而不是为了学而学、为了考试而学习、为了就业而学习。尤其是小学阶段,我们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起步期与重要时期。 我们要反对诸如“XX从儿童开始”“赢在起跑线上”这样的违背教育原则的错误。让我们的孩子成长快乐,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才是小学教育之道。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局前街174号    E-mail:czjqj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