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拜读第一章有关工作方针中,我看到了这样一段话:
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优先发展是党和国家提出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方针。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关心和支持教育,完善社会力量出资兴办教育的体制和政策,不断提高社会资源对教育的投入。
的确,教育一直备受关注,不论是“国家”还是“小家”,教育投资也是越来越大。加上教师待遇的不断提高,教师队伍里吸纳了越来越多的高素质人才。各个地方为了确保优质的教师资源,开展各种残酷的竞聘上岗活动,让一些非常优秀的人才成为祖国花朵的灌溉者。去年和自己一起同事的一位英语专八的高手,是我羡慕无比的对象,然而今年却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了。再看刚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另一位高手,英语也是专业八级,理论考试第一名,见习一周多便能较为成熟地驾驭课堂,综合素质真的相当强,她即将成为我的新同事。和她相比,除了工作年限我又能拿什么和她比呢?除了庆幸自己不用参加这样残酷的竞聘以外,我更需要问自己“我还能跟上时代的要求吗?想要对得起自己的学生,对得起涨上来的工资,我该如何应对社会对我的要求呢?”
在这一章节的阅读中还看见这样一句话: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在《纲要》中阐述的这段培养方针中,我看到了熟悉的“新基础教育”话语和天天出现在我们学校门口屏幕上的话语,如“主动发展”、“生动活泼”等。可见,不论学校的办学理念还是我们孜孜追求的“研究方向”都是科学的、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
拜读第四章义务教育,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有关减负增效。
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课业负担严重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危害民族未来。通过减轻课业负担,保证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必须共同努力,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把减负落实到中小学教育全过程,率先实现小学生减负。
学校要把减负落实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给学生留下了解社会、深入思考、动手实践的时间。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改进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减少作业量和考试次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丰富学生课外及校外活动。
有一部美国的电视连续剧《成长的烦恼》,是我小时候就很喜欢看的一部电视剧。就在今年二月份至三月中旬又在江苏少儿频道重播了一遍,我又非常饶有兴趣地看了一遍。虽然那是别人八十年代拍的东西,可就在现在看来也依然存在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剧中那几个孩子常常都是一些动手实践、动脑研究的作业:研究火山爆发,超感应研究报告,模型制作等等。这样的作业不仅深受学生的喜爱,而且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且不谈我们现在的中学生和高中生所面临的题海训练,就是我们的小学生也难免过重的作业负担。据我所知,六年级的孩子每天都要写日记,对于写作水平有限的孩子来说,每天都要熬出几百个字真的不易。而我们的英语呢?配套的练习册有三本,配套的试卷有两套,还要有课堂作业本和听写本。不要说学生的负担,我们教师的负担就重得不行。成天埋没在教室与作业本之中,严重缺乏研究与反思的时间。学生呢?做啊做,做啊做,缺乏内化的时间,不会的还是不会。为何三年级的孩子会那么喜欢英语?谁都知道那是因为三年级没有那么多要背的单词、句子,没有那么多复杂难懂的语法,他们为自己会说另一种语言而兴奋,而努力去模仿。记得自己刚工作的时候,高年级的英语也是以口语交际为主要教学目标,英语课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他们要说、要表演、要创新,考试时试卷上也多半是图片,学生很感兴趣。究竟是为了什么让小学英语变得越来越难?好的学生的确学得不错,而还有一部分学生才小学就已经完全失去学习英语的信心了。我的班上就有这样的学生,数学甚至能考到八九十分,而英语却始终未及格过。一个数学可以达优的学生智商绝对没有问题,可他真的放弃了英语,现在连说的兴趣也没有了。未来他还要面对至少六年的英语学习,他以及和他一样的学生该怎样继续熬呢?
无力改变任何,唯有改变自己。不论在任何时候,不能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学科素养,跟得上时代的要求,同时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自己的教育与教学。善待自己的学生,科学地开展适合自己学生的的减负工作,努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尽可能让更多的孩子在英语课中找到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