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步入教学生涯,每一天对于我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挑战。虽说是一年级,但总觉得要学习的地方还是很多,大学里的现代汉语课程被称为文科的“高数”,可见汉语拼音并不简单,如何将这样的“难题”教给小朋友,的确值得好好思考。在前期的教学中,我按部就班——出示情境图、朗读儿歌、读准音、认清形……按照要求走过来,我慢慢发现发现学生对看图说话学拼音的模式开始失去新鲜感了,自我感觉课堂气氛比较沉闷。
于是,我去听了陶老师gkh第二课时的教学,发现了一个生动鲜活的课堂。她精心设置了一个情境,引人入胜。小朋友仿佛置身在童话世界,和“拼音卫士”一起,在探险,在闯关,在游戏,与恶女巫战斗,在绿森林冒险,一起摘苹果享受胜利的果实。这样一来,小朋友的代入感很强,孩子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孩子很兴奋,兴致很高,也就愿意自主地去接受知识了。
的确,同一个方法用久了会让学生感觉“疲劳感”,没有新意。所以我在gkh第二课时教学时就尽可能多地多借助于儿歌、游戏。使自己的语言“幼稚化”,能打动人。课堂最开始以游戏形式复习导入,老师发gkh,学生分别向左倒,向右倒和坐正,训练孩子的听力和反应能力。在拼读音节环节,我采用了创设情境的方式,首先告诉孩子们三个声母卫士要出发去拼音王国了,在路上首先来到了一片绿色森林,在里面遇到了三个绿色障碍,分别是ga、ke和hu,请小朋友帮忙完成拼读任务,通过练度、指名读、开火车读等形式确保广泛地练习。障碍逐个打破,老师擦去3个音节。这时的声母卫士刚出城,又遇到了一棵苹果树,请小朋友帮助声母卫士摘下它们。小朋友首先自由练读,然后老师问“谁来摘下大苹果?”,生以“我来摘下大苹果”回应,带调音节拼读正确可做小老师带领大家齐读,其他小朋友可说“对对对,就是它,请你快点摘下它”或者“不对不对,我来摘”回应。大苹果摘完之后,苹果树后又传来了声音,老师出示gāgāgā,hēhēhē,hūhūhū三组音节,小朋友自由练读后猜是谁的声音,先指名读在猜声音,老师相机编儿歌送给聪明的小朋友:小鸭叫gāgāgā,弟弟笑hēhēhē,小猪睡觉hūhūhū。接着,声母卫士来到了动物园,这里的小动物忘记了自己的名字,请小朋友帮助他们通过拼读帮助他们找回名字。最后,顺利来到拼音王国的拼音卫士目睹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运动会,通过拼读说出运动的项目。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孩子们的表现欲得到激发,今后的教学中,我仍需多多反思,努力为孩子们营设了一个轻松、愉快、有趣的教学氛围,使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兴趣盎然,收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