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青年成长团>>随笔反思>>文章内容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之读后感
发布时间:2016-09-28   点击:   来源:   录入者: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之读后感

           ——浅析新课标指导下第二学段的写作教学

周茜彤

作为一位年轻的语文教师,我深谙熟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解决教学难题有着不容小觑的作用。课标内容丰富,体系严密,逻辑连贯性强。新课标根据各学段学情精心编排,使得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达成“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总目标。总的来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是我们教学设计对照的标杆,教学评价依托的依据,可谓实用性极强。因此我利用了中秋小长假的空暇时间,反复翻阅并认真研读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感触良多、收益颇丰。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真谛,如关于“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等理念的阐释就极其详尽且有理,深入浅出的文字使本拘泥守旧的我茅塞顿开,至此对当代语文教育有了全新的认识。结合这两周作文教学的实际情况,在本篇读后感中,我将具体分析第二学段的习作活动在新课标的高屋建瓴下该如何具体展开与实施。

在指导三年级小学生完成了两篇描写人物的命题习作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发现了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考虑到孩子是第一次写作,所以我对《我的自画像》习作指导可谓细致入微,涉及到了方方面面。我不仅结合例文说清了介绍人物的基本要领:抓住人物的整体形象、有特色的长相、性格、爱好并按照一定顺序写文,而且强调了小节的划分和小节大意,甚至对每一小节的第一句话也做了简单提示。在《我的同学》作文教学中,针对学生描写外貌时词汇贫瘠不够生动的状况,我特地给予了学生不少好词佳句作为参考。然而,作文指导的格式化和细致化导致了学生作文千人一面的现象的产生。我发现教师指导越细,学生的思维就会限制得越死,在习作中不敢越雷池半步,终将丧失了独立写作的兴趣、胆量和能力;第二学段学生积累的语言材料太少,缺乏对周围世界的仔细观察和深入思考,致使文章空洞乏味,淡如白水,不会举例也不懂如何表达自身感受,所以写出的文章多数是敷衍应付的流水账。

面对诸多棘手的问题,本是手足无措的我在翻阅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之后有了全新的体会。首先,我要遵循作文教学循序渐进的原则,注重小学三个阶段的阶段性和连续性,了解相应学段的习作目标,将自己对学生的要求确立在合理的范围之内。接着,依照“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的规定,我应引导学生热爱生活,亲近自然,关注社会,“学会观察周边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清楚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然后,习作教学应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可通过改进命题方式和改变面面俱到的指导模式来要减少对其写作的束缚,“充分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让学生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其次,鉴于“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教师理应将写作教学、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三者有机融合,尤其是要做到读写结合。众所周知,导致学生词汇积累少、语言平乏的“罪魁祸首”是阅读量的不达标。根据规定,第二学段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得少于40万字,学生还要养成读书看报的好习惯,从中积累可以运用的语言材料。所以,我应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并定期举办“读书交流会”,从而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好习惯。最后,针对三年级是习作的起始阶段,重在激励,我可多多表扬而非一味批评打压,从而增强孩子们习作的信心。

综上所述,课标应是我平日教学时的最高统帅。只有用心研读课标,吃透课标,我才能根据学情设计出合理的教案,也才能依据课程目标确立评价的尺度,面对种种突发情况也能在书中找寻到解决的策略。(以上仅是笔者的片面之词,如有不当之处还请各位加以指正。)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局前街小学教育集团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局前街174号    E-mail:czjqj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