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青年成长团>>随笔反思>>文章内容
《5以内加法》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16-01-08   点击:   来源:   录入者:

《5以内加法》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25的分与合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学生第一次正式接触加法,而加法也是数学教学中最基础的计算方法。学好这一课,对以后的数学学习至关重要。虽然,学生能解决生活经历中的一些日常问题,对加法有或多或少的朦胧印象,但是,让学生真正地了解加法并运用加法解决问题,这还是第一次。因此,本节课教学的重难点是:让学生真正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运用加法去解决实际问题,用数的组成知识去做加法。

一、课前积累

加法的含义来自于分与合的思想。在教学开始时,我以几组变式的分与合作为基础,让学生初步感受今天我们要用分与合来解决新问题,感受分与合与加法的联系。

二、从算理中教学。

在例题教学时,我通过图意变化,引导学生看变化的过程,说清图的意思。(有3个小朋友在浇花,有来了2个小朋友)。同时以提问的方式出现第三句话:一共有几个小朋友?给学生初步建立条件与问题的概念,了解看图是要解决问题。大部分学生已经能够看图列出加法算式:3+2=5。这部分是学生的已有经验,所以我把重点放在了算式含义的讲解,计算教学重在算理。我采用了接受式学习方式,“+”学生已经认识,而是通过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让学生感受“+”的意义是合起来,将形象上的“合”和意义上的“合”结合起来。算式“3+2=5”中“3”、“2”、“5”的意义解释,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来解释,说明学生能够理解数的意义了,学生能够通过分与合的经验说出算式的意义,让学生经历形象——数——符号——语言——初步将意义整合,最后将“3+2=5”意义精简为“32合起来是5”。

三、巩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首先是用小棒摆一摆、说一说。再看算式,摆一摆,体现数形结合思想。最后让学生观察情境图,学生能够自己看图说意思、提问题、列算式。这一环节,学生能够充分的说图意,列出不同形式的加法算式,要求学生不但会计算,还能通过加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四、课堂小结,突出算理。

本节课的总结关键就突出“+”的含义——合起来。在课的最后再回到导入的铺垫,用分与合的知识解决加法计算。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局前街174号    E-mail:czjqj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