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和小鱼》是一篇寓言故事,通过写北风吹来,万物凋零,北风骄傲地认为自己本领很大,不把小鱼放在眼里,讽刺北风骄傲自大的行为。课文分为三类形象,一是妄自尊大的北风;二是被北风影响的青草、梧桐树、小鸟等;三是不惧怕北风,在水底自由自在的小鱼。本课的训练重点是朗读课文和识字写字,借助插图等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和内涵。
在课堂实际教学中,我以猜谜引出“北风”和“小鱼”,重点放在生字词语的理解以及文本的朗读。抓住了生字“和”、“树”、“毛”等字,运用多种方法进行理解。在对课文的朗读与理解中,采用分句读、分组读、男女生读、齐读等多种朗读方法,让学生在朗读中理解北风的“得意”,感受不同事物在北风影响下的不同表现。
教学中,我在读课文上下功夫,坚持以读为主,做到读中感悟,感悟中读,通过看图、想象、表演等手段创设情境,将文字符号转化为图象,在他们脑海里浮现。最终让学生读出情、读出味,感悟课文蕴涵的思想感情,获得启迪。例如在理解小鱼“浮出水面”时,让孩子们扮作小鱼,表演动作,使孩子充分感受到了读书的情趣。
教材是语言表达的范本,文中的词句都是编者反复推敲锤炼过的。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言语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尤为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自己的语速较快,环节的过渡性语言还比较生硬,这些都需要再多次磨练。同时,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难以集中,在课堂后半部分,需要运用多种方法鼓励学生,使他们激发和保持课堂的兴趣与活力,在今后我也将继续学习好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