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观摩了许颖斐老师执教的《家》(第一课时),虽说是教研活动,但是于我而言却是又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整节课听下来,我认为许老师有以下几点特别值得我学习和借鉴。
一、教学设计巧妙
许老师这节课的设计尤为精妙,每一个环节都有新意,不给人重复拖沓之感。比如在教授课文第一句时,分别设计了“白云在天空中做什么”“树林为小鸟遮风挡雨”“鱼儿在水里做些什么”“种子会对泥土说什么”,每一环节各不相同,设计多样,教法多变,也更能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其设计之精巧还体现在词语的出示上。许老师先出示了“白云”“小鸟”“鱼儿”“种子”四个词语,以为它们寻找家的方式调动孩子读书的积极性,再出示“蓝天”“树林”“小河”“泥土”四个词语,经过练读之后,请孩子上台将词语一一对应,在活动的过程中使孩子潜移默化地在头脑中形成了事物的对应关系,也为之后的背诵打下基础。这样巧妙的设计比传统的直接出示8个词语,再以填空的形式将它们对应起来要自然、有趣的多,同时也高效的多。
二、知识提炼到位,注重能力提升
许老师在出示生字“家”时,不单单出示了家这个字的字形,更是分析了它的来源,像孩子们展示了中国汉字的奇妙。但这只是沧海一粟,这节课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讲授词语“泥土”时,引导学生从口语化的“软软的泥土”“松松的泥土”“咖啡色的泥土”“黑黑的泥土”等表达方式,提升到了“松软的泥土”“黑黝黝的泥土”等规范的表达,又上升到反义词的辨析,将“松软”与“坚硬”对比,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层次和表达能力。
三、语言丰富多样
最后,我认为许老师最值得我学习的是她课堂语言的组织,尤其是表扬学生时的语言。表扬学生是我们每节课必不可少的常规,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也十分注意这一点,但是许老师却做到了每个孩子的评价各不相同。同样是表扬,她有时说“我喜欢跟你这只小鸟交朋友”有时说“我听出来你的天特别蓝”有时说“我知道你喜欢这个家”,我相信在这样的课堂中,每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