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担任六(1)班这个班级的班主任已有三年,从四年级的时候开始,一直到今年7月,将这个班级的同学送毕业。让我感到非常遗憾的是,这个班级的学生语文整体水平,与同年级的其他班级相比,进步并不是很大。我一直百思不得其解,我也努力在搞好自己的教学,也兢兢业业地指导他们完成作业,为什么他们的进步就不明显呢?
7月8日,全校的语文教师一起开了语文学科教研组的会议,每个备课组都交流了本学期各自的做法,我认真聆听了每个老师的发言后,发现每位发言的语文教师都集中围绕着语文的学科活动在谈做法,忽然一下子明白了很多语文学科上的一些秘诀。其实,想要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并不是仅仅限于课堂之上,并不是限于题目的辅导、方法的提炼中,而是要有方法地、有效率地激发学生参与到语文学科活动中,帮助学生多阅读、多思考,加强语感,提升学生的语文整体素养。
在语文学科活动上,我以前也在班级里开展过几次,但是很可惜,由于时间仓促,我又没有很好的方法在学校里进行监督和管理,因此这样的语文学科活动也总是轰轰烈烈地开始,却无疾而终。班级里有些对阅读感兴趣的同学,即使我没有要求,他们也会能每天静下心来认真阅读。我发现其中有些同学四年级时语文的理解能力并不见长的人,经过一两年的坚持阅读,他们的阅读水平已经明显高于全班的平均水平,经常能够在课堂中说出自己的精彩理解。看来,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才是提升学生整体语文素养的制胜法宝。
1.课外阅读的指导时间。理一理学校的教学时间安排,我认为早读课和夕会课这两个时间段是可以用来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反馈的一个平台。早读课,以读书为主,今后我得加强对学生的朗读指导,学生的朗读习惯的养成,越早越好。我可以精挑一些课文让同学朗读,同时可以选择一些课外的经典诵读,例如《三字经》《弟子规》《增广贤文》《千字文》《晨读对韵》等等,让学生齐声诵读,加强学生的语感。
2.课外阅读的反馈方式。曾经我用过的一些学生课外阅读的反馈方式,都比较机械死板,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抽签,按学号等等,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感到紧张害怕,也有提前做好一次准备,其他时间放羊型阅读的嫌疑。因此,如何保证每个学生都要阅读呢?我想放权和集中相结合的方式,既可以保证学生的自由选择权利,又可以一定的时间段有一个集中反馈和交流的平台。那么学生的自主阅读习惯可以维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