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期末,我上了一节复习课。
刚开始构思教学设计时,我发现第四册语文书中出现了许多小动物,比如《识字6》、《蚕姑娘》、《蜗牛的奖杯》、《狐假虎威》、《鸟岛》、《台湾的蝴蝶谷》等等。因此,我以《识字6》为线索,把动物们分成了五组,有威武凶猛的,有娇小玲珑的,有聪明伶俐的,有五彩斑斓的鸟类,还有一组各具特色的。每一组动物,我都设计了一类题型来考察,希望可爱的动物能够能够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各类题型能够起到一个简单的复习作用。
但是,在试教时,孩子的反应并不热烈。课后反思,我想问题可能出在两个方面:一是设计思路比较单调,孩子能够预知接下来的环节,就没有多少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了;二是练习设计难度没有把握好,像选择字的意思一题难度过高,合并句子又存在歧义耗费了时间,单纯的背诵缺少思维空间等等,这样一来,教室的气氛就活跃不起来了。
在卢赟老师的建议下,我转换了设计思路,创设了一个旅游的情境,请孩子当小导游,介绍本学期游览过的桂林、月亮湾、西双版纳、鸟岛、蝴蝶谷这五个地方。经过整理,我最后以景点为线索,穿插默写、排列句序、按课文内容填空、把句子补充完整等题型,呈现出了一堂复习课。虽然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但整体来看,这节课比较热闹,孩子很有兴致,比第一次有了一定进步。
对比两节课,我发现上复习课要务必要立足学生,了解学情。一方面,整体设计要推陈出新,复习课是对之前学过的知识的有选择再现和整理总结,一味的重复孩子肯定不感兴趣,设计要有新意。另一方面,练习设计要难易适中,考虑到大部分孩子的能力,太过简易或困难都不适合,最好能给孩子一个阶梯,让他们在思考之后解决问题,并能举一反三,上升到方法层面,让孩子有所提升。
此外,上完复习课,我仍然存在许多困惑。期末复习涉及方方面面,即使重点抓住班里孩子的易错点,内容仍然有许多。一节热闹的复习课上完,看似每一点都有涉及,但都像蜻蜓点水,不会留下太过深刻的痕迹。到底怎样的复习课才是孩子真正需要又喜欢的呢?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会继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