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青年成长团>>随笔反思>>文章内容
《确定位置》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15-07-09   点击:   来源:   录入者:

《确定位置》教学反思

教学实录:参照标准的确定与表达

出示:班级座位图

 

 

 

 


师:生活中,我们有时需要把同学们的座位画在平面图上,这是小红,她坐在哪?能描述一下她的位置吗?在作业纸上快速的写一写。

—第一次放                                                                           

生在白纸上写第4组第2个,第2排第4个,第2排第3个等。          

师:老师发现,大家都从两个维度来描述小红的位置,但是用的字不太一样。

师边说边板书:第  排第  个;第  组第  个。当然还有一些不一样的。   

—第一次收

师:大家写的排和组指的是什么?

生:排指的是横里面,组指的是竖里面。

师:原来大家都关注到了横、竖两个维度。数学上,竖排称为“列“,横排称为”行“。

师板书:列和行。

提问:现在你能重新用列和行来表示小红的位置吗?

生独立思考并重新书写。                                    ——第二次放

师呈现资源:第4列第2行,第4列第4行,第3列第2行,第3列第4行。

——第二次收

师:虽然有了行和列的规定,大家写的还是不一样。同样是描述小红的位置,怎么会有不同的结果呢?

分别是怎样想的?(互相说一说)

生:有的是从左往右数列的。

生:有的是从右往左数列的。

生:1、2从左往右确定“列”,3、4从右往左确定“列”。

1、3从前往后确定“行”,2、4从后往前确定“行”。

师:都有道理,但是表达的标准不一样,容易造成误解,怎么办?

生:需要统一标准。

师:对!看来在表达位置之前,需要有一个约定。我们约定:先从左往右确定列,从前往后确定行。小红的位置还有不同的说法吗?

生:没有了。是第4列第2行。

在教学过程中,经历了二放二收的过程。第一次放和收是为了约定行和列,行就是横排,列就是竖排。第二次放和收在于虽然行和列已经约定好了,但是表达的位置还是不一样,因为每个人的参照标准都不同。本节课很好地让学生明白参照标准的确定,让学生随着课的推进体会到随着参照标准的变化,位置也会随着参照点的变化而变化。在收放结合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行和列概念的界定渐渐清晰,这节课给人的感觉是有冲突感、有交互感、有生成感、有渗透感。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局前街174号    E-mail:czjqj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