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青年成长团>>随笔反思>>文章内容
寻找图形
发布时间:2014-10-07   点击:   来源:   录入者:

寻找图形 

                                  ———一年级上认识图形教学反思

   《认识图形》中的一些图形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过的图形,学生所能看到的都是体的概念,从体中抽象出面继而到点线。然而生活中一些家长的误导让学生对该部分内容的学习产生了阻力。

   “你看,这是什么形状,它是长方形”,一位家长拿着手中的长方体积木对孩子说,随口的一说,给孩子留下了印象。学生在学习图形时会对着“体”说“形”,其实他们对两者的概念并不清楚,更别说如何区分长方体和正方体,圆柱和球,带着这些思考进行教学。一个班,让学生在玩积木——摸一摸,猜一猜的过程中认识图形,场面很热闹,但热闹中是时间的浪费,没有问题的导入,纯粹的玩耍变得毫无价值。从各种图形中一一抽出认识并区分,看似每个学生已经掌握了每个图形的特性了,一到练习就能看出谁会谁不会。一节课终于结束了,学生觉得无趣我也觉得辛苦,怎么让学生改正对“形”和“体”的误会呢?怎样让学生有趣并轻松的认识图形并突破难点呢?

想到语文老师借助一幅幅鲜艳的图画,生动有趣的故事引领学生悄然的进入知识的殿堂,那数学教学为什么不可以?想到一本绘本《寻找消失的爸爸》,通过爸爸留下来的线索找到了爸爸,爸爸留下来的正是一些家中的常见物体,它们印在地上会留下什么痕迹呢?它们会是什么呢?一个个疑问促使学习急迫去找答案,在找答案的过程中它们很清楚自己找的是一些立体的图形,那体与形的问题立刻解决。接下来是个图形的特点,爸爸留下来的第一份线索是圆圆的,底是圆圆的是什么图形?引起学生的思考与寻找,在寻找中学生清晰的认识了圆柱的显著特征,上下都是圆圆的,一样大,会是球吗?让孩子画一画,明白球是圆圆滚滚的,只有一个面。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和区分也结合在寻找与创作中。

借助绘本一节轻松快乐的数学课就结束了,学生掌握了知识并有了创作的灵感。看似结束的课仍在延续。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局前街174号    E-mail:czjqj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