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青年成长团>>随笔反思>>文章内容
《蜗牛的奖杯》评课思考
发布时间:2014-06-09   点击:   来源:   录入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之前我们学习了两则寓言,知道寓言有两个特点,一是故事,一是道理。我们今天学习寓言《蜗牛的奖杯》。

  “奖”是生字,一起写一写,上下结构。

  “蜗”是虫字旁,表示什么?右边是“呙ɡuō”,它作为字根,可以加:wō 涡、莴、窝,ɡuō 锅。

   想一想,偏旁都代表什么?

2、谁来说说蜗牛长什么样?生答。

   可是蜗牛以前是这样的吗?

   我们看看蜗牛是什么样的?用“读书三部曲”读一读。

二、初读课文

1、指名分段读。

其他小朋友也有任务,仔细听,听完评一评。

2、学生评价。可以说鼓励性的话,也可以提建议。

3、集体读。强调拿好书。

4、蜗牛以前长什么样?

   找不到准确的词就用课文中的词。板书:有力的翅膀。

   “翅膀”也是生字,跟老师一起写,支字旁,翅膀里面有什么?(羽毛)

   “膀”是什么旁?为什么是月字旁?跟身体有关。

   你的膀在哪?用手指着说一说:肩膀、膀子、臂膀。

5、小黑板出示:因为蜗牛长着一对有力的翅膀,所以(       )。

   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到课文中找答案,说完整。齐读答案。

6、在这次飞行比赛中,它战胜了哪些对手?

   三个对手对不对?注意省略号,表示对手还有很多。

   读读三个对手的名字,注意后鼻音,速度慢一些,让人觉得后面还有好多对手。

   看看这三个名字有什么特点?都有虫字。板书:蜻蜓、蜜蜂、蝴蝶。

   “虫”在田字格里的摆放要注意什么?

   蜗牛这么厉害,战胜了这么多的对手,我们一起来把第二小节读一读。

7、可是最后这个金灿灿的奖杯却变成了什么?坚硬的外壳。

   “坚硬”也是生字,注意“坚”里面“又”字的捺角。

   什么叫“坚硬”?举例子说明。

   除了坚硬的外壳,还可以说坚硬的什么?铁块、钻石、石头、牙齿。

   反义词是什么?

8、原本是有翅膀的,后来捧了个冠军奖杯,翅膀就没了,奖杯变成了坚硬的外壳,为什么呢?明天我们细细讨论。

三、指导书写。

 

【评课】听了吴梦涛老师执教的《蜗牛的奖杯》第一课时,我最大的感受朴实清新,具有纯真浓郁的语文味。她的课既回归传统,又超越传统。下面谈谈我个人的一些感受。

一、朗读训练,扎实到位

我觉得吴老师对读书的训练是非常重视的。课上随时能听见学生琅琅的读书声。朗读的方式也有很多,有自由朗读、表演读、默读、齐读、指名读等等。每次读得时候,教师都能明确地提出要求,例如,在让学生自读课文时,第一遍朗读,她要求学生把生字读准,把句子读通顺,第二遍朗读时,她要求学生把课文读通顺,并思考生字词的意思。在学生朗读的时候,教师能注意随时进行评价和指导。如学生在读第一自然段时,她引导学生互相评价,让学生进行表演,通过交流,学生就一下子把蜗牛飞行时有力而又自由的样子读出来了。同样,在朗读第三自然段时,她引导学生读出了蜗牛获奖后得意洋洋的样子。我觉得阅读教学,就是应该训练学生读得正确,流利,待琅琅上口了再开讲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就是这个道理。

二、思路清晰,层次分明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品读课文,读中感悟——回顾全文,丰富积累——识字写字,扎实基础,每一部分的预设是十分的精炼,环节与环节之间的过渡语设计得自然,让人感觉不到任何一丝的做作。但是,个人认为如果能够加入生动有趣的故事教学会更好,发挥课文本身的元素的作用,如插图,运用图片等让孩子体会“得意洋洋”、“遥遥领先”等词语的内涵,这样课堂也更丰富多彩。

三、识字教学,贯穿始终

就低年级而言,语文教学应该要把着力点放在加强识字、写字的训练上,放在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习素质上,吴老师对这方面非常重视。把生字贯穿在故事中,让学生在读故事的同时学习了本课的生字。反复的读使孩子掌握了字音,要求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来记住字形,在教学生字的时候运用了字根法,关注二会字和相同部首的字,最后老师又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帮助理解词语的意思。在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老师留了十分钟的书写时间,亲自在习字册上范写,边写边说字的要点,学生书写后及时反馈评价,识字教学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地落实到位了。

总之,听了这堂课,使我对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对于怎样开展语文教学也逐渐明朗起来。语文教学起点应该放低,训练一定要扎实,要求一定要严格。要把着力点放在加强识字、写字、朗读、背诵等训练上,放在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习素质上。养成了好的学习习惯才能为以后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局前街174号    E-mail:czjqj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