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式折线统计图》这节课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复式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教学的,这部分内容对大多数同学来说难度不大,甚至可以说自学也能够完成,那么这节课到底要教什么呢?怎样教呢?尽管课前有这样的思考,但是我还是没有想到理想的解决方案,最终还是按照课本上的内容安排备课,备完课心里感觉还是有点忐忑。
带着自己的备课,又听了师傅的这节课,我的心理猛地一惊,原来统计课可以这样来上,学生们学得很开心,而且不仅仅对复式条形统计图有了新的认识,而且对学过的统计知识有了总体的认识和更深入地理解。这节课对于我而言,也更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名新教师,不仅仅只对所在年级的教学内容有所了解,更要对整个小学阶段的所有知识有系统地知识。如果每节课只针对某一知识进行教学,那么学生的学习也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学生学到的都是片状的知识,无法有效地形成一个整体,更加无法让学生越学越轻松。
师傅的这节课上的很多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学生学得有趣,让学生通过以前对统计的认识,回忆统计图或者统计表的构成,了解统计的过程,以及拿之前学习的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作比较,分析各自的优势,知道什么情况如何选择最合适的统计方法。这节课对我而言,也是学习,对统计这一知识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这一课,我也深刻地了解到以我目前的水平,根本无法上好这一课。要让学生学得好,要求老师对教材解读更深入。作为一名新教师,最重要的就是吃透教材,了解教材的安排,把所有的知识融会贯通,在教学前做认真的思考,增加一些与已学知识的联系、为以后的教学作好铺垫,要做到这一点,真的很不容易,要求我们这些新老师花费大量的时间熟悉教材并认真思考,这样才能对我的学生负责,对自己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