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青年成长团>>随笔反思>>文章内容
小数乘整数教后反思
发布时间:2010-12-15   点击:   来源:   录入者:

小数乘整数教后反思  

   

错误解读,慌乱中收场  

五(1)班的试教让我彻底否定了先前我对教材的解读。  

这次准备的内容是小数乘法的第一课时,主要是教学小数乘整数。教材是用连加、圆角分的进率、乘法竖式来依次说明解答一位小数乘整数的方法;接着用连加和乘法竖式解答两位小数乘整数的方法;最后用计算器概括积和因数的小数位数之间的规律,最终完整地得出小数乘法的算法。我在面对这样的安排时,我产生了自己的想法。我认为,用计算器得出规律是数学知识的另一种告诉,不可取;能不能将小数乘小数的方法与小数乘整数的方法进行统一,用统一的方法进行教学,形成一个解答此类题目的共通方法?基于这样的思考,在这一课,我准备“用一个因数扩大,另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也扩大”的思想作为算理,得出计算的方法。所以,我在常规积累中安排了很复杂的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的题目,学生一开始就蒙了。而后,我又没有彻底地解决对位的问题,没有引导他们用积和因数的关系来说明算理。就这样糊里糊涂地一步步执行错误的方案,结果可想而知,很是糟糕,很多学生根本就没有学会计算的方法,我也只得在慌乱中草草收了场。  

   

浅尝辄止,遗憾中冥想  

试教之后,很多老师对我的课提出了建议。特别是袁平平、蒋明杰、高青云老师,不仅指出了我的错误地方,而且还一步一步帮我分析教材,思考每一个环节,当然了,我也知道了自己的错误,乖乖的很是虚心的听取了他们的意见,因为,我由衷的感觉他们的方法是正确的,是很有道理。  

奋战了数小时,牺牲了睡眠,交出了大致还可以的答卷——正式教学的时候,效果明显比试教要好,学生对算理理解清楚,对算法掌握熟练。  

按说,我因此而应该感到高兴,但自我感觉课堂中的一些细节并没有处理好——花费了很多的时间,绕了很大的圈子,结果是得出了,过程却很纠结。问题出在哪里呢?  

冥思苦想,午餐如嚼蜡,阴影总如影随形,幸好听课的老师们帮我找到了原因,我才舍然!  

王老师告诉我:加法在例题中的另一层意义;处理两位小数乘整数的方法;如何更大的发挥习题的作用。  

周老师打开了我的视野:单元起始教学可以如我这般整体进入,也可在此基础上,让他们自己举例分类,从而进入。圆角分进率在这一课能否加进去,从而增加结果的得出的渠道。  

帅老师指导我:在熟练解答后,不可浅尝辄止,要点一点积和因数的位数之间的关系,而且还要持续到课后。  

真心感谢这些真诚的老师,他们的无私,他们的智慧!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局前街174号    E-mail:czjqj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