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对称、平移、旋转》系列反思
4月23日
我在教学例题前,让学生准备了一些不同形状的纸,有规则的图形,有不规则的。教学的时候,我先让学生说一说这些形状的纸中,哪些可以看出是轴对称图形,为什么?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来验证。再让学生把一张长方形纸用不同的方法对折,并用直尺画出对称轴。这时候教学对称轴的画法,长点长。让学生展示自己画出的对称轴,并说一说长方形所有的对称轴,再把长方形所有的对称轴都画出来。最后,让他们试着用一张正方形纸对折,画出它的对称轴。根据他们的画法,有选择的评价,最后知道正方形的对称轴有4条。
让学生总结怎样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了。
4月26日
平移的过程应分步进行。如果先向下平移,最好使第一次平移后的图形与最后的图形对应点在一条水平线上,并轻轻地描出图像。再向右平移6格,画出两次平移后的图形。如果先向右平移,最好使第一次平移后的图形与最后的图形对应点在一条竖线上。
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平移方法,只要学生的方法合理,都应该给予肯定。
学生对于究竟平移几格还有问题,课堂上要强化。
4月27日
首先理解,图形旋转有三个关键要素:一是旋转的中心,即绕哪一个点选择的;二是旋转的方向,按顺时针还是逆时针方向旋转的;三是旋转的角度。教材中安排的例题,是要求学生从现象的本身比较清楚地看出旋转的中心、方向和角度这三个关键要素,只要更加有助于体会图形旋转的特征。
第二个例题。明确两点:第一,绕A点旋转是指A点固定不动;第二,把三角尺“旋转90°”,既可以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也可以按逆时针方向旋转。
书中的第三小题,先让学生讨论每组图形的特点,再设想每组图形变成长方形的旋转方法。必要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动手剪一剪,摆一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