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优秀论文>>文章内容
腹有诗书才自华
发布时间:2005-04-21   点击:   来源:   录入者:王婉璆  

[故事]

我被学生将了一军

我正指导孩子们背诵《荷花》的第二自然段。轮到孩子们自己背诵了,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三分钟过后,我请会背诵的孩子自愿站起来背诵,哪知站起来的孩子却廖廖无几。于是,我便问大家为什么还不会背,得到的回答是“时间太短了,背不下来。”一听这话,我怒气冲冲地说:“怎么不会呢?王老师刚才讲过没有?背诵是有方法的,这是一个总分形式的自然段。死记硬背当然不行。”忽然,陈羲达在座位上叫起来:“王老师,你把第二自然段背给我们听吧!”“对,让王老师给我们做个示范。”孩子们随声附和着。

“我?”我一下子傻眼了,我可没想到孩子们会出这么一招。怎么搞的?怎么会让我背诵?我不是在指导他们背诵的吗?虽说这篇课文我很熟悉,可也还没到能一字不差背诵下来的地步呀!我被孩子们狠狠地将了一军,站在讲台上,不知该如何把课上下去。不行,总得给自己找个台阶下呀!“这样吧,王老师和已经会背的同学一起背诵第二自然段吧!”没等孩子们表示同意,我就和已经站起来的孩子一起背诵起第二自然段。此时此刻,站在讲台上的我声音不再那么响亮,神情也不再那么自然。我知道,所有的孩子都在看着我,倾听着我的背诵。虽然只是背诵短短的第二自然段,而我却感觉时间那么漫长。我不知道孩子们有没有听见我背错的词句,我也不知道孩子们是否觉察出他们的王老师只是在浑水摸鱼。我感觉自己就像《滥竽充数》里的那个南郭先生,心慌得我都不知道这节课是怎么结束的。

回到办公室里,回忆着课堂上的那一幕,我不禁想到了以前教过的那些要求背诵的文章。自己明明知道要背诵,也知道“背诵是记忆力的体操,写作文要多积累优美语言”,却仍然“严以律人,宽以待己”——只要学生会背就行了。尤其是喊学生到身边来背,感觉学生背得不对,于是就打开课本来确认。当时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劲,现在想来还是自己的底蕴不够。于是,想起几年以前教老舍先生的《草原》时,我曾经在课堂上声情并茂地边看录像边背诵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当时盛云翔校长就坐在后面听课,听完以后,他还说我是局小第二个敢于在学生面前背诵课文的教师。可如今,我怎么就……唉!一股深深的自责从我的心底涌起。“腹有诗书才自华”这句话说得一点都不错,一个“腹无诗书”的教师语言怎么会有魅力,说话怎么会有底气!

想到这儿,我坐不住了,拿出了自己的语文书……

[反思]

我要提高语文素养

曾经在网上看到一个语文老师这样描述多年从教的悲哀:我们以自己的贫乏去期望学生丰富,我们以自己的漠然去期望学生感动,我们自己不阅读名著,却煞有介事地输送别人解读名著的结论给学生。这是现实,也是一个令语文老师倍感尴尬的讽刺。丢弃了阅读,丧失了思想,悟性也随之退化了。有时侯我们自己都无法想像这样的状况下怎样去引领学生感受文字的魅力。“搞好课堂教学改革,最重要的是教师自身”(于漪语),而对教师而言,最重要的又是观念问题,如何看待教师在学生语文学习中的角色,以及怎样恰到好处地发挥教师的作用,对课堂教学效率和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语文素养的提高刻不容缓。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一个基本理念:语文综合素养,并有意凸显出来。“素养”词典解释为“平日的修养”。这里的“语文素养”,指学生平时在语文方面的修养,包括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积累、语感,也包括一些语文能力,如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习作能力,另外还有品德修养、审美情趣等。

[行动]

我给学生做示范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以提高教师的语文素养为前提。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榜样,时时处处为学生示范。游泳教练首先要自己会游泳,木匠师傅首先要自己手艺好。语文教师也不例外,得有过硬的语文素养。语文教师至少要在以下几方面为学生示范:

    一、以“字”示范。曾有一段时间我发现班上的孩子写的字特别潦草,究其原因原来是因为我每天上课板书时的字写了连笔字,孩子觉得好玩于是争相模仿。意识到这一点后,无论在作业本上还是在黑板上我都尽量把字写端正,不写潦草字。于是,学生的字也有了改观。小学生天天写字,但写不好字的小学毕业生仍大有人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师自身写字水平低,导致指导不得法,学生写得多,但不得窍,提高慢。中国有句古谚,“字如其人”,不少地方的成功经验已表明:写字的意义已经超过了写字本身,写字可以对一个人的意志、性情、涵养等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讲,语文教师理应具备较高的写字水平,能写好铅笔字、钢笔字、毛笔字和粉笔字,了解有关汉字的演变,能指导孩子欣赏中华汉字的美,以全面完成育人的目标。

二、以“声”示范。语文教师有必要继续提高自己的朗诵水平。我们应当以正确、流利的朗读,为学生读通课文示范;我们要以“声”传情,在学生读不到位的时候,在如何运用重音、停顿、语调、节奏等方面作一示范。成功的范读本身就是一种活生生的情境点拨。所以朗诵应当成为语文教师备课的重要内容,要像上海特级教师左友仁那样,有些课文“不读上二十遍决不罢休”。所以当学习《木兰从军》时,我为孩子们朗读南北朝名诗《木兰诗》;学完了《西湖》,我又为孩子们朗诵如歌如画的《春江花月夜》……每一次课外的延伸,都须进行精心的准备和甄选,但我依然乐此不疲,因为我和孩子们一起体验着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快乐。

三、以“言”示范。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作为语文教师,更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水平。只有这样,语文教师才可能行之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学会交流;只有这样,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才会正确、规范,又千变万化、富有魅力。所以,教《西湖》应是温婉柔美的,略带抒情,语调抑扬顿挫。而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则要慷慨激昂,把学生带入战火纷飞的斗争年代。

四、以“背”示范。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老师在给数百们来自各地的语文教师做“如何指导学生写作文”的讲座时,一口气背了三篇学生习作,又背了五篇课文的片段。整个过程,可以用两个成语来形容:一字不差、有声有色。台下所有的语文老师都被贾老师的“背功”所震撼。        几年前在教十二生肖和十二时辰的时候,学生问我为什么会背得这么熟练。我说:“因为王老师是这样记的,老鼠的儿子——‘子鼠’,牛长得丑——‘丑牛’,老虎是百兽之王,常胜将军——‘寅虎’,兔子身上长着长长的毛——‘卯兔’……”学生越听越有趣。直到后来教百家姓的时候,我问孩子们为什么这么快就记下来了,有一位学生这样回答我“用针扎人,盛夏要用扇子——‘查任盛单’,想要画个月亮,只好去求燕子——‘华乐仇燕’,河边有堵墙,盖家的花谢了——和强盖解,淤结在一起的泥泞的土地也应该干了——‘於宁应干’……”一下子,他们又把这毫无关联的姓氏都变成了有意义的词组或故事。

五、以“文”示范。我们的小学生从三年级开始写作,但大多数孩子对作文毫无兴趣可言,更不用说喜欢写作了。如何才能激发孩子写作的兴趣,我觉得教师写下水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曾经有一次写《我的同学》交上来的作文大都写“我的同学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高高的鼻子,一笑起来脸上有两个洒窝……”于是我选了五篇作文展示出来,让孩子们猜文中写的是谁,结果没有人猜对。然后,我又拿出了自己写的作文,让大家读完了以后猜猜王老师写的是谁,结果大家一下子就猜中了。这下孩子们都知道了,写人物外貌时要抓住人物的特点来写,第二次交上来的作文写得好多了,作文教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的能手、艺术家和诗人。”是的,只有当我们象学生时代一样,去如饥似渴地阅读,去研读文学作品,关注文化现象,学习教育理论,我们才能拥有宽阔的视野、敏锐的思维、深厚的语文素养,才能营造一个充满生气的学习氛围。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局前街174号    E-mail:czjqj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