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优秀论文>>文章内容
浅谈多元智能在活动课程中的展开与评价策略
发布时间:2005-04-21   点击:   来源:   录入者:杨健  

 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认知和教育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Howad.Gardner)基于多年来对人类潜能的大量实验研究,于八十年代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The.Thoory.of.Multipe.Intclligenees)引起世界范围内的关注,特别是在当前美国教育界产生了广泛的积极影响。因为这一理论向传统的评估学生能力的观念提出挑战,已成为近十年来西方许多教育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是针对传统智能一元化理论而提出的。他认为,智力是在某种社会和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以解决自己遇到真正难题或生产及创造有效产品所需的能力。他强调判断一个人的智力,要看这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然合理环境下的创造力。他还把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作为学校教育界的宗旨,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思想。

作为自然课、劳技课、科技课教师的我,在长期的教学实践生涯中深深体会到:(1)学生的智力发展是多样性的、可塑性的,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具有实际运用价值。(2)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对指导我们教学同样起着多彩光谱效应的引导作用。(3)多元智能理论突出人的多元性、文化性、差异性、实践性和开发性,这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所要达成的教学目标和要求相吻合。基于对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的学习和思考,我们提出: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和指导中,应围绕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开展多元智能化的活动和评价策略,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和创新意识,让综合实践活动能成为开发学生智能的重要殿堂。结合我们的实践活动,思考具体策略如下:

一、        多彩光谱的活动策略

素质教育活动是丰富多彩的,用加德纳的话说这是多彩的光谱。素质教育是为了培养人的全面发展,但从另一角度,加德纳认为:我们都同时拥有相对独立的七种智力,而这七种智力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的组合使得每个人的智力各具特点,这就是智力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是由于环境和教育所造成,尽管在这各种环境和教育条件下个体身上都有这七种智力,但不同环境和教育条件下个体的智力发展方向和程度有着明显的差异性。因此,我们在开展教育活动时不仅要促进全体学生多元智能的开发,也要为每一个学生开发优势智能提供舞台。具体操作如下:

1、  自由探索。

在多姿多彩的活动课程中为学生提供各类丰富的材料,引导学生自由探索,鼓励他们提出问题,以激发每个学生的独特智能,同时还要注意哪些学生对特定的活动或展览表现出兴趣或展出技巧,他们问些什么问题?对什么任务感到困难?

以小学自然课第二册《让电珠亮起来》为例,课上我准备了每人一根导线,一节电池,一只电珠,一张纸,要来学生们两人一起合作把小电珠亮起来。学生们很快完成了此任务,但随之又发现有些小组装配的不一样,但同样也能使小电珠亮起来。由此,我激励学生你还有其它方法把小电珠亮起来吗?把你的做法画在纸上。活动中学生们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探索意识,遇到想不通、灯不亮时还主动征询老师的帮助。活动后统计,画出五种以下使电珠亮起来方法的有6人,画出五至十种方法的有22人,画出十一至十五种方法的有15人,画出十五种以上方法的有4人。我们发现,学生在自由探索中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创新结果。

2、  理想活动

通过专题作业方式进行活动课程教学,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议文字的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合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促进学以致用,使学科教学成为理想的活动。

自然课、科技课、劳技课、社会课等有许多教学内容可用专题作业方式进行教学活动,这些专题作业即可以放在教学之中,也可放在教学前后。如《调查周围水资源情况》、《蚕的一生观察报告》、《鸡蛋撞地球》、《食物中的营养调查》以及各种形式的劳技活动、科技活动、社会调查等等。这些来自于生活实践的活动项目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主动探求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多元智能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3、元认知学习

其目的是直接引导学生意识和体验学习情景的变量和可供选择的学习方法,并激活学习方法的使用,以增强举一反三的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意识和科学思维能力的要求。

如教五年级学生了解和使用创造发明技法时,我采取了这样步骤:先让学生针对电视机的款式变化进行分析,并例举画中画功能是运用了“加”一“加”发明技法,引出学生分析电视机的某种变化是运用了“×”一“×”的发明技法,接着指出这些技法就是上海和田路小学创造成果——发明十二技法,然后以此技法为例,让学生分别对日常生活中的雨伞、衣架进行革新讨论,最多的班级提出了四十六种雨伞的革新方法和三十五种衣架的革新方法。通过元认知的学习,学生的认知能力得到了拓宽,创新意识层次上也有进一步的要求,达到了理想的效果。

4、  艺术推进

艺术是一种深度个人化的领域,让所有学生深入地接触一种艺术形式,使学生在艺术领域中进入自己和他人的感情世界,对激发兴趣,增强动力,开发技能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纸衣的风采》作为我校劳技月的一个传统项目,每届学生的作品都让老师感到新奇。活动要求:(1)五、六年级每班57人组成一队,利用废旧纸张自制表演用服饰和道具。(2)自编5分钟左右的表演形式,并配以相应的一段音乐。通过活动,我们看到的是学生的自我展示能力、交往协作能力、情感表达能力等多方面的智能在活动中得到展示和发展。

5、  社区学习

组织学生深入社区学习,进行深入的场景学习和探索。如参观博物馆、科普展览馆、生产生态养殖农场,动植物园,观看科教电影,进行社会调查等等,这些活动能为学生开拓视野,增长知识,发展多元智能提供帮助,这是一种桥梁连接式的教育。

二、        智能展示的评价策略

    教育心理学认为,评价是依据测验目的和测验结果对学生行为变化、倾向变化给予价值判断的系统过程。这是以测量为手段的一种价值判断。如果不能对学生不同领域以不同认识过程和学习状况做出准确的评价,那么最好的课程改革也没有多大作用。评价在教育中扮演了中心角色。为此,学校第一角色是“评估专家”。结合加德纳的智能展示评价标准,我们提出在综合实践活动中,针对小学生多元智能的评价,必须坚持以下四点要求。

1、必须是“智能展示”的评估方法。即能直接观察到一种智能的潜能,而不必通过数学和逻辑的“反光镜”。在我们的脑子里,可以列出许多著名的发明家、艺术家、政治家、军事家、运动健将等人的姓名 。我们认为他们是具有天赋的人,但我们冒昧地用数学和逻辑的“反光镜”排名推测他们的话,显然是荒谬的,这些有天赋的人所体现的是某些方面智能的优势。同样,评估学生的智能也必须让这种智能得到展示,并重点评估学生的优势智能,促进这种优势智能的开发。

在我校综合实践活动中,我们采用多种活动形式,如:OM活动、航模、车模、船模、拼贴、雕刻、编织、科技绘画、故事演讲、小发明、小设想、社会调查、劳动技能大拼比等等,通过活动来展示学生的多元智能,评估学生的优势智能。到每学期结束时,我们针对每位学生的特长,用小发明家、小活动家、科技制作能手、雏鹰争章能手等二十多种形式反映出来。学生、家长、教师,社会对此做法热烈拥护。

2、必须具有发展的眼光。即评估学生在某一特定领域的知识,必须使用适合学生在一定发展阶段的方法,以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这对于活动课教学过程中,如何在细化、量化方面评估学生的能力,并由此如何发展学生的能力,提出了要求和思考。

在自然课上,我们根据多元化的教学目标,关于认知、操作、情感三个领域的要求编制评测内容。用“说出……”、“怎样解释……”、“怎样设计……”等表示认知领域的“了解级”、“知道级”、“理解级”,用“认真观察……”、“正确操作……”、“独立制作……”等表示操作领域的“初步学会”和“学会级”,用“培养……态度”、“养成……习惯”等来衡量学生的学习兴趣态度。对于不同年级、不同个人,我们采取了分级达标方式,而对于学生的挫折,教师此时的职责更多体现在帮助者、激励者的角色上。

3、必须与推荐相关联。即对一名具有特定智能儿童的评估,评估所得的分数和评语必须与这名学生推荐的活动相关。加德纳认为,我们如果以更合理、更方便有效的方法评定学生的推荐作业,那么这种方法将会为更大范围内的人所接受。他同时提出了以五个方面进行评估学生的专题作业:(1)个体的智能特征,(2)对事实、技能和概念的把握,(3)作品的质量,(4)交流,(5)反思。

例如,我们开展的小发明、小设想自荐项目征集活动,就结合了加德纳的专题作业评估方式。此活动四、五年级百分之八十的学生提供了设计方案,在这基础上我们采取了如下评估方法:(1)科技课上,让学生以小组方式互评其它同学的设计方案,根据流畅性、变通性、创造性的评定标准,用5分制打分,并在方案纸的背后写上简短评语,(2)教师根据学生方案上的亮点和创新的层次综合出该方案的评语和分数(3)经评估后的方案设计交还给学生再作反思、改进。(4)教师把修改后的好方案上墙展示,并组织学生制作模型,参加每年的省、市比赛活动。近几年我校已有三十多件创新作品获省级奖。

4、必须重点评估学生解决问题和创造产品的能力,评估标准要定期更新,不能一成不变。许多教育家有个错误观点,认为要有创造性,就必须有艺术才能或者具有高的智商。如果我们试图提出创造性的“标准”则可能找不到几个正好符合这一标准的人,但是,我们可以列出有创造性的人所具有的一般特征:他们通常充满自信,喜欢扩散思维,欣赏美的表现等。用来形容他们的词汇通常包括:思维的独创性、流畅性及灵活性,以及对事物敏感性,重新定义问题的能力。其他常用的描述还有:幽默、幻想、顽皮、精力充沛等。

我们认为OM活动的开展和评估方式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OM活动的精神是:(!)让我成为知识的探索者!(2)让我在未知的道路上漫游!(3)让我用我的创造力把我居住的世界变得更美好!它是一种完全新型的、别开生面的有别于通常概念下的青少年科技、文艺活动,而是一种综合性的创造性活动。活动根据年龄分别设置组别和竞赛内容,竞赛分长期题和即兴题两种,以其中即兴题评估标准为例,每个普通回答得1分,高度创造性或幽默性回答得3分。这种重点评估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创造性能力的方法简单而且实用。

三、           实施多元智能的活动和评价策略流程

综合实践活动中,实施多元智能的活动和评价策略流程示意图:

<?xml:namespace prefix = v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vml" />

编制评估标准

 


   

 

师的 组织 和指

多彩的光谱活动

智能展示评估

学生自我克服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局前街174号    E-mail:czjqj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