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环境是指对教学的发生、存在和发展产生制约和控制作用的多维空间和多元因素的环境系统。教学环境作为一种特殊的育人环境,其最基本的功能就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健康发展,实现育人的目的。教学环境作为一处特殊的育人环境,它是按照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需要和培养人、造就人的社会需要来组织和安排设计的,是各种有形“硬环境”和无形“软环境”的综合。构成教学环境的因素很多,既有物质的、有形的因素,也有精神的、无形的因素。概括起来说,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两大方面。
体育教学环境是学校体育活动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也是体育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客观条件。各种环境因素以不同的形式渗透,参与到体育教学的的各个方面,并影响着体育活动的进程和效果。体育教学的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信息的交流,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各种体育教学环境的影响。
一、优化体育教学物质环境 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1、精心选择、规划体育活动场地。
气候、温度、光线、声音、气味、色彩,这些物理因素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身心活动,会使学生产生不同的生理和心理反应。清新的空气、整洁的场地、广阔的空间,能够使学生心情愉快、学习认真、精力集中,较快地掌握动作,提高学习效率。如果让学生在空气污浊、尘土飞扬、卫生情况较差的场地上学习,就会使学生精神涣散,降低教学效果。
作为体育教师,首先要充分做好课前的场地准备。通过巡视,精心设计、合理布局。在阳光灿烂的日子,整洁的水泥球场,绿色的草场,红色的跑道,加上绿树成荫的花圃,每一个学生都会以最明朗的心情去拥抱蓝天和阳光。这样良好的教学环境就具有很强的凝集力,它可以通过自身特有的影响力,将学生聚合在一起,使他们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并产生安逸愉快感。
2、巧妙选择、组合体育活动器材。
作为教学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设施不仅直接影响和制约着体育教学活动的顺利进展,而且还以自身的外部特征给学生带来不同的刺激,如体育器材布置错落有致、整洁有序,则给学生一种愉快、轻松的感觉。教师充分备课、熟悉教材,对场地器材进行科学合理的布置,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练习环境,刺激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调动学生多重感官的积极反应,使学生在认知过程中,促进对信息的感知、理解,对学习情绪、教学效果、教学质量产生良好的影响,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活动器材的选择、搭配是优化体育教学环境中的重要内容。色彩的合理搭配,可以使学生的兴奋性提高,红色使人兴奋,绿色使人平静,单调的色彩使人感到沉闷,不同色彩可使人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和情感体验。例如:体育器材不同颜色的合理搭配给人一种跃跃欲试的感受,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利用各种颜色的搭配,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3、用心设计、改变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组织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体育教学组织环境主要是指体育教学的时间安排、活动组织形式安排等构成的特定教学环境。体育教师应根据每单元的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创设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的参与学习的活动情景。课堂气氛润泽愉快,活动情景贴近学生生活、活动内容有趣活泼,学生将会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达到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和谐发展。
如:我们在进行低年级体育课组织形式的研究时,我们通过反复研究和修改,通过多次试教,最终设计了一份主题情境为“小青蛙学本领”的跳跃教学方案。执教中,体育老师通过生动的语言、形象的肢体动作和引人入胜的情境设置,把学生带入了一个小青蛙学本领的故事中,他们个个头戴小青蛙头饰,跟着青蛙妈妈学习跳跃的本领、游泳的姿势和欢快的韵律舞,整节课学习气氛浓厚,充分体验了自主性、参与性和探究性的新课程理念。
二、优化体育教学人文环境,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人文教学环境是由课堂各种人文要素所构成的一种无形的“软环境”,是学校教学活动赖以进行的基础。它由人际关系、课堂心理气氛、教与学的形式等因素构成。
1、建构新型师生关系。
体育教育同样是一种精神的播种,它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在体育教学中,师生的平等是教育活动的基础和出发点。只有平等、对话、理解的师生关系才是真正符合人性的师生关系。所以,作为体育教师,首先要改变以往“教练式”的严肃面孔,以平等、理解的方式和学生互动交流。人与人只有在平等的基础上,才能彼此敞开心扉,进行真正地对话、沟通,从而达到相互理解的境界。其次,倡导沟通是体育教学新型师生关系的主导趋向。沟通不仅是信息的双向流动,而且是交往双向理解和包容。体育教学活动中,师生在沟通中协调了彼此的情感与行为,增加了智慧,丰富了生命的体验,提炼了生活的意义。体育教育教学活动的任务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还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过程,通过师生的对话、理解,从而使双方受到精神的教育。
另外,作为体育教学,更要尊重个人的特殊性和具体性。学生的身体素质各异,如何对照国家体育标准,针对美一个不同的个体,帮助每一个孩子获得体育素养,是需要每一个体育教师迫切需要研究的内容。体育教师要在平等、沟通、对话的基础上去理解学生的生活世界与精神世界。
2、提升传统学生关系。
体育教学环境同样会对学生的人际交往产生一定的影响。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这些人际关系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教育环境的人际环境,它影响着师生的情绪和认知行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积极健康的集体舆论,有利于促进学生体育能力的发展以及体育意识的提高,有效地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
体育教学中,由于学生体育素质的差异,很容易形成特定的心理场。体育素质好的洋洋得意,体育素质弱的自卑自弃。由于体育教学的现场效应,以及结果的公众效应,很多学生,尤其是女生,随着年级的升高,对体育学习会产生畏惧心理。作为体育教师,尤其要把握好教育教学的具体性和特殊性,在宽阔的操场上营造一种相互欣赏,彼此肯定的评价氛围,让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都能得到鼓励和发现。
其次,由于体育固有的竞技性,“竞争”和“挑战”在体育教学中无不让每一位学生激动心跳。每周数节体育课,学生们会经历无数次活生生的挑战与竞争。有个体的,有集体的。如何鼓励每一个个体“永不言败”,“努力、努力、再努力!”如何帮助学生形成“互帮互助”“互相勉励”“彼此鼓劲”的集体氛围,形成集体中“一个也不掉队”的团队精神,体育老师在每一节体育课堂教学中都拥有这样的时机。
另外,小组合作是体育教学中常用的组织方式。接力、运球……作为体育教师,可以巧妙地利用这种组织形式,在教育教学中既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又培养学生为了共同的目标不甘落后的拼搏精神。
优化人际环境,建立学生个体之间、班级之间、群体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关系,特别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应该融洽,才能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给学生创造良好的体育环境,形成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来建立这种良好的人际关系,才能使学生身心获得健康的发展。
总之,体育教学环境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殊需要和培养人的社会需要而组织、设计的育人环境,它往往体现了一种文化精神和价值取向,体现了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一种期望。这些要求和期望渗透在体育教学的各种环境因素中,形成一种具有教育和启示意义的教育资源,导引着学生的思想,规范着学生的行为,塑造着学生的人格。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能给师生心理上带来极大的满足感和愉悦感,能充分激发内在的动力。特别是由师生共同创建的课堂文化,更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这种无形的力量一旦形成,便可作为一种最持久、最稳定的激励力量,激励师生振奋精神,团结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