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科研>>研究动态>>特色展示>>文章内容
吴秀萍篇——同事眼中的她
发布时间:2005-06-13   点击:   来源:   录入者:佚名  

秀萍老师1972年11月踏入局前街小学的校门,至今已在三尺讲台上工作了33个春秋。吴老师长期从事低年级的教育教学工作。她总是带着博大的关爱和满腔的热情投入到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中去,把温暖和教诲传递给孩子,为孩子升起希望的太阳,扬起自信的风帆。她所带中队总能成为凝聚学生思想的巨大磁场,成为发展学生个性的快乐家园。她曾被评为“江苏省优秀班主任”,还被记市三等功,曾多次受到教委行政嘉奖。

 

   用爱为孩子们撑起一片蓝天                

 

她是局前街小学的一名普通教师,三十多年来,一直在教育战线默默无闻、兢兢业业地辛勤耕耘,浇灌着无数的花朵,播洒着爱的雨露。她为能从事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感到骄傲,为有"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样的美誉感到自豪。她,就是 “优秀班主任”——吴秀萍老师。
  爱是阳光,它能唤醒沉睡的种子;爱是雨露,能滋润干涸的心田;爱也是催化剂,能熔化冰冷的心灵。在吴老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充满了对学生的爱,这种爱是师爱,是母爱,也是友爱。

一、做孩子们的好妈妈

吴老师长期担任低年级的班主任,学生刚进校,什么都不懂,上课时经常要喝水,做作业时书本会找不到,如何帮助孩子们更快地适应学校生活呢?吴老师制定了清晰的班级制度。刚开始,对于这些严格的要求,那些家中的“独苗苗”,“小宝宝”们极不习惯,有个别学生总是不肯严格要求自己。学生小明,由于在家中三代单传,家长对于这个孩子宠爱异常,真是放在掌心怕冻着,含在嘴里怕化了。“天太冷了,天太热了”都成了他迟到的理由,家中的老奶奶每天早上送他上学后,就在学校门口眼巴巴地等着孙子下课,书包不让背,饭要喂着吃,父母甚至纵容他不写作业,这样的家庭氛围怎么能养成学生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呢?
    针对这种情况,吴老师先从家长入手,进行家访,与家长促膝长谈。从谈话中,吴老师察觉到家长对孩子日益任性的表现也很头疼,就因势利导,及时与家长找原因,总结出过分的溺爱并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学生父母都点头称是,表示愿意配合老师做好工作。
    家长的工作做通了,吴老师对于小明在校的学习、生活进行了仔细观察,发现该生自尊心强,干事较认真。因此,吴老师有意识地让他担任值日组长,带领小组值日。后来,小明积极性很高,在家主动学习扫地,擦桌子,并特意要家长买了一个小闹钟,提醒自己早起到校。在学校完成各项工作时,小明更是一丝不苟,认真负责。面对小明的进步,吴老师在班级里给予他极大的肯定,并要求学生们向他学习。后来,小明的干劲更大了,还在各方面都对自己严格要求起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个多月后,小明不但能主动参加劳动,在家也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并改掉了早上睡懒觉,作业拖拉的坏习惯。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使小明不仅成绩提高了,身体也比以前健康多了,学生家长不禁眉开眼笑,直夸吴老师要求得好,严格得对。小明在作业中写道:“吴老师就像我的妈妈一样关心我照顾我,我要谢谢吴老师。”
    古人云:“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取教化者在师儒”。吴老师狠抓学生的规范养成教育给班级带来了勃勃生机,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使各个任课老师交口称赞。多年来,吴老师的班级每学期都被评为校“五星中队”,在学校的各项比赛中屡获佳绩。

二、做孩子们的好老师

做教师的都知道,每个班或多或少总有一些成长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往往对这些学生相当头疼。吴老师常常感到对班级的学困生付出了许多,但是成效却不大,她为此焦虑不安。尽管如此,吴老师却没有放弃,更没有一点怨言,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她对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采取多表扬,少批评、多观察、少歧视的态度,努力寻找各个学生不同的突破口。
  学生小亮,第一次语文测试不合格,吴老师通过仔细观察发现,原因之一是由于该生父母常年在外做生意,而该生的学习能力较差,因此成绩不理想。找到病因,就好治疗。吴老师进行了一次家访,与家长深入谈论了学生的学习问题。该生家长也对孩子的学习深感焦急,表示今后不管多忙,一定抽一个人在家督促学生学习。吴老师将每天的学习重点,以联系卡的形式写给家长,家长根据联系卡,督促学生学习。吴老师还利用课余时间,给该生补习。
    通过一学期的强化训练,该生的成绩有了明显改变,期末考试取得了优。看到学生的成绩单,家长不由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情不自禁地抓着吴老师的手激动地说:"谢谢老师,孩子交给你,我们放心了!"

三、做孩子们的好朋友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教会孩子热爱生命,热爱生命最直观的体现便是孩子快乐地成长。生活中,关注孩子的心情,孩子才会把你当作真正的朋友,愿意和你分享欢乐,让你分担他的忧愁。每天早晨,吴老师总是早早地来到学校,站在教室里笑嘻嘻地迎接每一位学生的到来。当看到孩子们天真无暇的笑脸时,吴老师总会根据他们的穿着打扮不失时机地夸上几句:“你今天穿得真整齐。”“今天你精神特别饱满,老师相信你今天的表现会超过昨天。”而当看到孩子们眉头紧锁时,吴老师会抚摸着他们的头,送上几句鼓励的话语:“笑一笑吧,把烦恼抛在脑后。”“老师喜欢看到你灿烂的笑容。”一声声简单而又充满情感的问候或鼓励,一声声不经意的赞美,点燃了孩子们热爱生命的火花,让小小的心灵激动不已,快乐无限。一位吴老师教过的学生,在升入高年级后,在习作中写道:“我们学校有许多老师。我最喜欢我们以前的班主任吴老师。因为她的眼睛每次看人都会发亮,每次走进教室的时候,都带着笑容。上课时,吴老师教我们学知识,活动课上,吴老师带着我们一起做游戏。我想每节课都是她上,那有多好啊!我长大像老师一样那有多好啊!”
   
在吴老师眼中,每位学生都是一只羽翼未丰的小鸟,面对广阔的蓝天欲展翅高飞,而她以一片“爱心”,一颗“诚心”,精心呵护、耐心培育着他们,用满腔热忱放飞爱的希望,期待着鸟儿振翅翱翔!


 

<?xml:namespace prefix = v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vml" />我所了解的吴老师

 

      人虽不再年轻  

          心仍温暖如初

诗人臧克家曾为斯霞老师写过一首诗:“一个和孩子常年在一起的人,她的心灵永远活泼像清泉;一个用心温暖别人的人,她自己的心也必然感到温暖”。我想用这首诗来形容吴老师是非常恰当的。

我来局小四年却有幸与吴老师在一个级部两年。吴老师是个乐观豁达、热情开朗的人,有她在的级部总是那样的团结并充满着朝气。永远忘不了的是我第一年来局小时的情景。一切都是那样陌生,吴老师热情细腻的大姐式的关怀让我时时都能找到家的感觉。如今那一点一滴仍记忆犹新:要开学了,作为年级组长、班主任的她忙得热火朝天,但不忘帮我联系学生打扫教室卫生;要去其他学校参加教材培训了,吴老师怕不熟悉道路的我找不到,事先帮我画好了路线图;学期初班级出黑板报了,吴老师忙着做准备工作还不忘帮我也带上一份……

吴老师总是这样用心地爱着级部里的每一位年轻老师,生病了,她嘘寒问暖;工作、生活中遇困难了,她给予无私的帮助。正因为这样,我们级部的一些小年青们心里有事都愿意与她谈,就连找男朋友也要请她来参谋一下呢!吴老师还特别会赏识人,她总是能找到年轻教师的优点,工作中经常能听到她对年轻教师发自内心的赞赏。我想这样的赞赏定能激起年轻教师们更多的自信心和更多的工作热情。

也许是在低年级工作的时间久了,也许天生的性格就是这样,在级部中年龄最大的吴老师总是那样的充满着年轻的朝气,她的脸上总是洋溢着那幸福地让人看了便会心生温暖的微笑。李校长经常说吴老师班上的孩子是幸福的。其实我们这些和吴老师朝夕相处的老师又何尝不是这样呢。老师们平时工作忙,压力也大。作为年级组长,她经常积极地策划、筹备级部教师业余时间的集体活动,给老师们减压,丰富教师们的业余生活。有吴老师在的级部成为了我们的另一个快乐的家园。

 

         爱孩子,爱之切

                             爱事业,爱之深

吴老师,局小的教师都了解,“母爱”教育几乎是她的代名词。她以一颗童心,爱学生之所爱,乐学生之所乐,悲学生之所悲;她爱所有的学生,甚至偏爱差生;她把爱洒向学生成长的各个方面。

还记得去年圣诞节发生的一件事。圣诞节后的一节课上,吴老师组织小朋友们在一起交流父母带着他们过圣诞节的快乐。美味的圣诞晚餐、圣诞老人送的礼物,这一切都让所有的学生津津乐道。可班上的两位小朋友却闷闷不乐,吴老师看在了眼里。下课后,吴老师把两位孩子领到了办公室。原来,这两位孩子的父母没有在意这个“洋节”。两位孩子哭着告诉吴老师:圣诞老人肯定不喜欢我们,他没有给我们送礼物……吴老师安慰两位孩子,圣诞节的时候圣诞老人太忙了肯定是把你们给忘了。你们这样懂事的孩子,谁不喜欢呢!吴老师可喜欢你们了,今天你们一定能收到老师送给你们的圣诞礼物。中午,吴老师赶到了新华书店分别为两位孩子精心挑选了两套书送给了他们,孩子破涕为笑。家长了解情况后,为吴老师对孩子的爱心而感动。其实这样的事还有很多很多:天气太冷了,孩子的手冻得写不好字,吴老师自费为孩子买来了取暖器;家长太忙了无暇料理孩子的学习,吴老师把孩子带回家给孩子辅导功课……吴老师就是这样无私地爱着所有的孩子。就如李校长所说:吴老师班的每位孩子都是幸福的。我想教师爱学生,学生体会到这种温暖之情,内心必然受到鼓舞,其上进心必然更强烈,就会自觉按老师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为什么吴老师班上的孩子特别懂事的原因了。

吴老师爱学生,但不是把师生关系“变成一种庸俗的亲昵关系”。她对学生的爱并非仅仅停留在单纯感情上,更不是一种偏私的溺爱,而是对学生的感情灌注和对学生提出严格、合理的要求相统一。从爱出发,从严出发,去教育学生。吴老师经常说:“学生处于成长之中,还不能完全做到自立、自律,看问题往往肤浅或片面,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难免犯错误,教师如果对学生不管不顾,放任自流,只会害了他们。所以根据成长中学生的年龄和心理发展特点,对他们必须严格要求。”吴老师的严格要求很讲求科学性:严而有方、严而有恒。吴老师经常采取疏导的方式,寓教育教学要求于学生的各项活动中,使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切切实实地执行。令我佩服的是吴老师的“恒”:一种要求一经提出就努力使它相对稳定,不时严时松。对要求的落实作经常性的检查,而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我深知,她对学生的爱源于对小学教师工作的爱,对教育事业的爱,源于对教育工作重要性的深刻认识。



                                       这个冬天不太冷

张艳

参加工作的第一天,我记住了几张面带微笑的脸,其中一个就是吴秀萍老师。当时,她和一个学生在一起。当时的我,看着她们的热乎劲,觉得吴老师不像那个小女孩的老师,倒更像她的妈妈。事实上,吴老师给学生的就是母亲般的爱。

我有两次和和吴老师同级部的经历。第一次和吴老师同级部时,自己嫩生生的,感觉“怕”:那老师怎么这么厉害,自己班的卫生总有漏洞,而她的班无论何时都经得起检查;想来自己的字写的不差,为什么学生的字总写不好,而她们班学生的字就是工工整整……总之,我的班是什么也不能跟她相提并论。慢慢地,通过观察,我也知道了一些窍门,我发现,打扫卫生时,她总是手把手地教,和学生干在一起;教学生写字时,她总是一笔一划地写,以自己认真的态度去影响学生。

吴老师常年担任低年级的教学工作,几十年如一日,并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吴老师教学生是有一套的。刚入学的孩子,特别需要老师的关心、呵护。他们很幸运,能碰到吴老师这样一位充满爱心的老师。我们年轻教师往往抱怨这个学生家教不好,那个学生反应太慢,但我从没听吴老师抱怨过,不是她的运气比别人好,她跟我们不一样的只是积极地去想办法解决问题,想方设法让孩子健康发展。

记得去年的冬天特别冷,冷得我们老师怕去教室上课,冷得我们老师一上完课就马上躲到办公室里取暖。对于刚刚入校,在家里娇生惯养的一年级学生,更是一种考验。

每天早上,我们班的学生总是照常规在外面用冷水擦窗台,他们的两只小手冻得像胡萝卜似的,我虽不舍,但也没什么办法。而吴老师早就为学生想到了,她让他们班的学生早上用鸡毛掸掸一下窗台上的灰,等中午天气暖和了,再用水擦干净。这样做,既冻不着学生的手,也不耽误班级的卫生工作。

当时,学生开始学写字没多久,但不能因为天气冷而中断。那几天,吴老师常在办公室里唠叨,学生手冻得不行,写不好字。一个学生还冷得哭了起来。吴老师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一天早上,她兴冲冲地搬来了一个纸箱子,原来是她自己掏钱为学生购置了一台暖风机。这天中午,她高兴地告诉我们,学生的字写得好多了。每次走过他们班级,别的班的学生总是羡慕得多看几眼。

还记得有一天下午,我们带学生去看电影,学生高兴得不得了,他们坐在开着空调的电影院看电影,真是一种享受。看完电影出来,学生还抑制不住兴奋,小脸红扑扑的。从暖和的电影院到寒风刺骨的路上,温差多大,可想而知。当我们带着队伍要离开时,我们都发现,吴老师正让每个学生在搓自己的小脸蛋,以免着凉了。在吴老师的心中,爱就在每一个为学生考虑的小小细节中。学生们年纪还小,当时可能还感受不深,多年以后,当他们再次走出影院,情不自禁摸着自己的脸庞时,肯定会有一股暖流在心中涌动。

我常常感叹,为什么吴老师能想到的我想不到,因为我只把学生当学生,而吴老师把学生当孩子,当自己的孩子。做吴老师的学生是幸福的,在这个寒冷的冬天,她不仅用她的爱温暖了他们的小手、小脸,更温暖了他们的心。做吴老师的学生,这个冬天不太冷。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局前街174号    E-mail:czjqj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